传统节日习俗在创新中发展
2017年10月18日 08:5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0月18日第1311期 作者:张清俐

  本报济南10月17日电  (记者张清俐)节庆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节庆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认识现代文明进程中的节庆文化?10月14—15日,由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办、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承办的“传统节庆文化论坛”在济南举行,与会学者基于文献和实际调研,从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等视角对节庆文化面临的现状与未来的变革展开探讨。

  在云南大学教授张跃看来,节日是反映人类文化发展阶段的“遗留物”,其文化特性在时空上的分布反映了人类历史与文化的不同过程。传统节日与祈求丰收、崇敬英雄、传统习俗等有密切的关系,作为在特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民众自发或有组织参与的群体性社会活动,为各种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呈现提供了一个平台。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岳永逸认为,对一个具体社群而言,传统性节日是社区基于生产生活方式而组织社会的方式,旨在建构一种社会制度,是社会治理与自治的一种有效的方式、策略和制度。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黄永林表示,在全球化语境下,传统节日习俗正经受着信息化、市场化、现代化等力量的强烈冲击,一些传统节日习俗发生变化是必然的,也符合民俗文化传承变异的规律,但传统节日习俗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不会变,以人为本的核心不会变,服务大众生活和服务社会的宗旨也不会变。在坚守中传承,在创新中发展,是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生存与发展之道。

  中山大学教授王霄冰分析比较了学术界对节日的多种不同定义和分类,提出了关于节日的三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即特定群体、官方话语和学术化的节日分类体系,并认为三个体系之间相互交织、互相影响,相关的数据库建设和研究应予以考量。

  近十年来,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持实施的大型项目《中国节日志》是节庆文化的重大研究项目。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介绍说,项目得益于数百名专家的参与,运用了多媒体记录、多方式呈现手段。项目未来的推进还需要结合相关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在国家、社会和文化需求三者中找到准确定位。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张士闪认为,《中国节日志》大型项目是对非遗保护制度的有效延伸,也开启了挖掘中华文化生活之根的新思路。

  山东大学人文社科一级教授刘铁梁从交流实践的角度阐述节日文化,认为节日是广大民众的一种交流实践方式,学者要以人民为中心,想人民之所想,而不能仅仅把人民当作单纯的研究对象。随后,学者从“个体叙事”、“集体叙事”和“公共叙事”等概念出发展开讨论,认为节日研究的深化可以拓展民俗学的研究理念。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