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民生中国新画卷
发展有温度 幸福有质感
2017年03月10日 07:2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3月10日第1164期 作者:本报记者 毛莉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民生建设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机统一起来,不断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绘就昂扬中国的温暖民生图景。

  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

  这亲切朴素、温暖人心的字字句句,清晰回答了新时期发展是为了民生、如何发展民生这一重要理论问题,勾勒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民生逻辑和浓郁民生情怀。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韩喜平从三个层次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民生建设思想。宏观层面上,打通理顺了民生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民生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民生与社会主义本质体现、民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优势等重大理论问题的逻辑关系;中观层面上,提出了共享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等实现民生保障和改善的发展理念;微观层面上,提出了集目标、内容、主体、原则、方法、手段、保障、路径等诸要素于一体的系统化、体系化的民生发展方案。“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又开辟了我们党民生建设事业新局面、新天地。”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侯为民格外关注寓于中国梦之中的民生观。改善民生与中国梦相伴而行,民生建设过程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过程,就是实现中国梦的过程。这种通过“人民幸福”体现出的民生观,超越了仅仅以物质生活水平为衡量标准的狭义民生内涵,丰富了我们党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认识,充实了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理念和内容。

  民生改革新实践新举措新成果不断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要以民意来检验发展,以民意来判断民生政策是否到位、改革是否偏离发展方向。”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曹现强说,“提升群众获得感是改革和发展的目的,也是检验改革和发展成效的标准。”

  四年多来,瞄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系列抓铁有痕的改革发展举措交出了亮眼的民生成绩单——

  就业是民生之本。我国将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改善民生的关键工作,着力在提高就业质量、提高劳动人口尤其是就业困难人口就业能力、改善创业环境上下功夫,特别重视化解过剩产能企业职工安置工作,保持了就业的平稳。“在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下,近年来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一直保持在1300多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左右,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谢志强说。

  消除贫困是需要格外关注的紧迫民生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从基础设施到社会事业发展,力度不断加大的精准扶贫政策密集出台落地,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的改革创新大胆推进,全党全国全社会迅速汇成脱贫攻坚的强大洪流,连续几年实现1000万以上扶贫对象脱贫任务。“只有在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才能办到。”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陆汉文说,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中国将率先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

  社会保障是普惠托底的民生问题。目前我国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参保人数超过13亿,参保覆盖率稳固在95%以上;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从2010年的每人每年120元大幅提高到2016年的420元……用谢志强的话说,一系列旨在保基本、补短板、兜底线的民生措施“让老百姓生活得更有尊严和自信”。

  改善生态环境特别是空气质量,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近年来,从环境问题“痛点”入手,科学施策、标本兼治、铁腕治理,大气、水、土地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成效显著。蓝天一年比一年多,河水越来越清澈,绿地也越来越广。“环境的改善一点一滴积累,终会形成质的飞跃,我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充满信心。”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教授赵建军认为,我们党将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发展视为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永续发展的长远大计,彰显了我们党遵循发展规律、顺应人民期待的执政担当。

  短短四年多时间,还有许多民生改革“老大难”问题得到突破:全面二孩放开,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更加便利,许多贫困地区孩子们上学条件得到改善,异地办理身份证不必再来回奔波,一些长期无户口的人可以登记户口了……这一项项实实在在的举措,生动诠释了中国的发展有温度,人民的幸福有质感。“每一项举措都是及时雨,都是实现中国梦的助力,真正使广大人民群众全面共享发展、改革积累的成果和红利。”曹现强说。

  培育民生建设新的经济增长点

  202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预计将增至2.55亿人左右,占总人口比重提升到17.8%左右;高龄老年人将增加到2900万人左右,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增加到1.18亿人左右,老年抚养比将提高到28%左右。这组数据背后,是养老服务市场巨大的缺口。

  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形成产业链长、覆盖领域广、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养老服务产业集群。支持养老服务产业与健康、养生、旅游、文化、健身、休闲等产业融合发展,丰富养老服务产业新模式、新业态。

  新的经济增长点不仅潜藏于养老服务市场,还孕育在垃圾分类回收、食品安全、清洁取暖等一件件民生“小事”里,存在于13亿多人的基本需求中。“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是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补短板’的重要内容。”谢志强分析说,切实从满足需要出发增加有效供给,自然而然会生长和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长期增长潜力。

  “三证合一”工作节约了企业的人力物力;取消一些不合理的证明便利了群众、减轻了群众往来办事的时间成本和财务负担;电信资费的下调、互联网费用的降低,降低了整个社会的成本……细数民生领域体制机制创新的前进步伐,侯为民表示,扩大公共资源的规模和覆盖面,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的消费能力,进一步拉动国内消费需求,从而为经济增长增添新动力。“民生建设不仅是投入,更有加倍的产出。”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