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重点学术报道回顾
紧随学术脚步 书写社科文章
2016年12月30日 07:5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12月30日第1121期 作者:本报记者 张春海

  编者按:即将成为历史的2016年,注定以不平凡的姿态载入时代的记忆。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界来说,是热点纷呈、激情满怀的一年,又是开拓进取、成绩斐然的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开创治国理政的新境界。“十三五”规划纲要,吹响了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冲刺的号角。“一带一路”建设稳步推进,G20杭州峰会举世关注。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令人备感振奋又深感责任重大。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征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做真学问、做大学问,不负时代,不辱使命,这些嘱托与期望令学者们方向更为明确,信心更加饱满。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等重大纪念活动,让“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走好新的长征路”等为每一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注入了新的信心与动力。

  与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脚步同行,跟踪着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重点、热点,《中国社会科学报》推出了一系列报道,以学术的目光,用真实的笔触,为广大读者记录书写着充满豪情和收获的2016年。

  解读治国理政新思想新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力量,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

  从1月开始,《中国社会科学报》开始推出贯穿全年的“治国理政新思想新实践”系列报道,一年来,立足学术,广泛采访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重要学者,从学术视角出发深入解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先后发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世界胸怀》《历史时空下的中国梦——访中共中央党校教授郝永平》《锐意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高度文化自觉实现中国梦》等报道,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各个角度,对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实践进行全方位的报道。10月24—27日,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社会科学报》连续刊登《镌刻全面从严治党新标注》《开创全面从严治党新局面》等报道,报道十八届六中全会成果并邀请学者发表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的体会。

  上述报道集思想性、学术性、理论性于一体,深入浅出地宣传和阐释了理论与实践创新成果,弘扬了时代主旋律。

  聚焦“两会”  放眼“十三五”

  2016年, 是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开局之年。2016年3月,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和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京举行。这一年全国“两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是在重要历史节点召开的盛会。

  本报派出记者走上“两会”,在“两会观察”系列报道中,连续发表《凝聚改革共识  提振发展信心》《保底线  出实招  提信心——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稳步迈进》《“两会”中,那股柔和的力量》《“十三五”谋发展  八万字绘蓝图——社科界委员讨论“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经费怎么管?成果怎么评?学术怎么创新?——政协委员有话说》和《走近“两会”代表委员——凝聚最大公约数  传递中国好声音》等多篇报道,并在“两会”期间广泛约请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界“两会”代表委员撰文或接受采访,共同就2016年“两会”和“十三五”规划发表真知灼见。特别策划“聚焦两会:凝共识  建真言”,传播了参与、解读“两会”和聚焦“十三五”的社科声音。

  关注G20杭州峰会的中国贡献

  9月4—5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在中国杭州举行。9月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G20杭州峰会并致开幕词。

  在G20的“中国时刻”,中国为全球经济治理贡献的“中国药方”备受关注。G20杭州峰会前后,《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表多篇稿件,从经济、外交、“一带一路”建设等多个角度解读G20杭州峰会。受访学者认为,G20是备受世界瞩目的全球经济治理重要平台,杭州峰会是今年中国最重要的主场外交,本届峰会也是G20峰会历史上发展中国家参与最多的一次,在组成上更具代表性、更富包容性。本届峰会聚焦世界经济面临的最突出、最重要、最紧迫的挑战,为未来的全球经济治理和国际合作指明了方向。

  热议繁荣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

  5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京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讲话,在哲学社会科学界引发强烈反响,令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备感振奋又深感责任重大。《中国社会科学报》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研究员汝信,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所长张维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震,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沈壮海等参加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言的学者,以及多位哲学社会科学界的知名专家学者,就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发表体会和认识。学者们表示,总书记的讲话,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纲领性文献,哲学社会科学界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党的领导下,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做真学问、做大学问,不负时代,不辱使命。

  此后,本报还推出了“繁荣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系列报道,从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建设等角度,围绕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跟踪其最新进展,探讨其实现路径。

  学习贯彻总书记全国宗教工作会议讲话精神

   4月22—23日,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新形势下,我们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分析我国宗教工作形势,研究我国宗教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全面提高宗教工作水平,更好组织和凝聚广大信教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本报第一时间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卓新平,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教授牟钟鉴,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何虎生等多位学者,发表学习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讲话的体会。

  学者们认为,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讲话,为我们理论工作者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体系指明了方向,提出了任务,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随着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的召开,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认真学习、领会、贯彻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问题的最新指示精神,以此为指导而不断努力,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体系建设,迎来中国宗教工作发展的新局面。

  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

  1921年7月,在中国大地上发生了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共产党成立。此后的95年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伟大历史贡献。今天,在世界舞台上,中国共产党正在引领中国巨舰乘风破浪。

  2016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们党已经走过了95年的历程,但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激荡人心,催人奋进。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本报记者广泛邀请哲学社会科学界专家学者畅谈对讲话的学习体会和心得。他们纷纷表示,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视野宏大,科学总结了党的历史贡献,坚定了人民的信心,为中国共产党更好担负历史使命指明了方向。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需要更好地落实总书记对共产党人提出的殷切期望,以总书记讲话精神为指引,坚定理想信念,做好社科研究。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1934—1936年的红军长征,创造了气壮山河的人间奇迹,铸就了永不磨灭的历史丰碑。虽已历经八十载的风雨沧桑,但中国共产党人用生命和信念书写的这首壮丽史诗今天依然鲜活。2016年,全国各地以各种形式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同志10月21日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如此强调。

  长征精神永存。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成为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新的起点,新的长征。当前,我们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进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期,这就是我们这代人要走的长征路。

  国庆期间,本报记者来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这座博物馆中,“英雄史诗  不朽丰碑——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记者随机采访多位参观者,倾听他们对于长征精神的理解与传承和弘扬长征精神的时代意义的看法。本报记者还实地走访红军长征所走过的地方,邀请一批多年从事长征研究的专家学者,共同就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长征精神的精髓、重温长征精神的意义等话题发表见解。

  探寻中华文明之源

  古老的、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是怎样起源形成和发展的?这个问题让众多学者和爱好者们兴趣盎然。

  继续着2015年探索中华文明起源之谜的行程,《中国社会科学报》派出多路记者,前往祖国各地。成都平原、陕北黄土高原、辽西平原等广阔地域,都留下了记者探寻的足迹。行远路,上高山,穿林地,访专家,记者们探寻、记录着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脚步与温度。

  在成都平原,宝墩古城、郫县古城、高山古城等8座新石器时代晚期古城遗址,构成了迄今为止我国西南地区年代最早、规模最大、分布最密集的史前遗址群。本报记者对这些古城遗址逐一探访,特别是走进了考古发掘现场,亲身感受先民智慧和汗水所凝结而成的文明果实。

  位于陕西省神木县的石峁遗址横空出世,为探讨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资料。本报记者亲身探访石峁遗址,广泛采访各学科专家,从多个角度透视这座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史前文化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的遗址。

  在位于东北地区的西辽河流域,早在距今约6500—5000年,红山文化就在这里形成、发展。到红山文化晚期,这里迈入了文明的门槛,成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中的重要一元。从1935年红山后遗址正式发掘算起,红山文化的考古发现和研究已走过80多年的历程。记者在辽宁省与内蒙古自治区的各个遗址中寻觅、观察最新的考古发现,访问权威学者,了解红山文化研究所走过的历程与当今状况。

  多角度透视文化遗产

  作为文明古国,我国是文化遗产最为丰富、灿烂的国度之一。2016年,“独家报道”继续将目光投向遍布大江南北的各类文化遗产。

  探访帝陵遗址,从信史与传说交织下的尧帝陵,到堪称大一统时代的社会缩影的秦汉帝陵;行走城市,探访具有典型性的中国古代都城中轴线、中国古城墙;出入城关隘口,巡礼长城关塞;走进年画之乡,发现年画中的中国;拜访藏书家,登上藏书楼,展现民间的典籍收藏之路、文脉的传承之路;奔走岭南大地,回顾流寓文学,探寻千年流寓文士的流风余韵,重温他们在岭南所进行的文化拓荒壮举。一篇篇报道从各个角度、各个层次观察、打量着代代先人创造并留给后人的文化遗产,带给广大读者了解民族灿烂历史文化的独特视角。

  关注地域学术文化

  在中华文明不断演进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各地区都创造、积淀和形成了丰富厚重、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多元一体的文化瑰宝和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报道地域学术文化,不仅可以增强各地域之学的影响力,令更多读者关注和了解地域之学,而且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凝聚力等具有重要意义。

  地域学术文化,群星灿烂,各领风骚,其各自的历史、特色等向来是引人思考和讨论的话题。2016年,《中国社会科学报》的地域学术文化系列推出了蜀学、桂学、徽学三期独家报道,走进各地域瑰丽多姿的历史文化。我们的报道,对于各地域之学,追溯其学术之源,呈现其发展脉络和学科特色等,更注重放眼其未来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叩问中国古都

  我国历史悠久,古都繁多且各具特色,历来受到史家和学者们的重视。都城作为一代的中枢所在,常是全国状况的缩影,其兴衰和存废反映了各自王朝或者政权的面貌与命运。了解和研究古都,有助于我们对历史的研究和理解。同时,正如已故历史地理学家、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史念海先生所言,研究古都的必要性更重要的是根据古都演变的规律,提出有关的论证,以供当前建设现代化城市作参考。

  2016年,本报记者探访了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的辽上京遗址、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辽中京遗址,又寻觅了辽东京辽阳府(今辽宁辽阳)、辽南京析津府(今北京)、辽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的身影,全面揭示曾经显赫一时的辽五京的历史遗韵。本报记者还置身位于华夏腹地的十三朝古都洛阳,体会历史留给这座中华古都的灿烂与辉煌。

  2017年,本报将继续推出中国古都系列独家报道,届时将有更多各具魅力的古都与读者见面。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