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中国的语言学概论——记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葛本仪
2016年11月14日 08:4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11月14日第1087期 作者:本报记者 张清俐

  20世纪50年代我国汉语词汇学刚刚起步,历经半个多世纪,如今这门学科正值风华。作为最初的拓荒者,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葛本仪,在这个领域耕耘60余年,虽已年逾八十,仍然保持着学术的青春活力。在学生组织的学术讨论群里,她常与年轻人讨论和分享有关研究心得。

  “一定要教中国式语言学概论”

  1955年,不到22岁的葛本仪从山东大学中文系毕业留校任教。她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准备两年后承担起语言学概论这门课的教学工作”。

  接受任务时,葛本仪对语言学概论还一头雾水,她说:“上学时老师侧重的是训诂、音韵等,并没有讲授现代语言学。而当时我国开设这门课程的学校很少,也没有其他教材讲义等可供参考。”

  靠着唯一的资料——一本契科巴瓦的《语言学概论》,葛本仪慢慢摸索起来。然而,这本苏联语言学家编写的教材中并无涉及汉语语言规律和特点的内容。“我是中国老师,教的是中国学生,一定要教中国式语言学概论。”于是,她在领会国外教材的基础上,研究汉语特点和规律,编写适合中国高校课堂的语言学课程讲稿。

  经过两年的准备,一门具有现代语言学性质的语言学概论课程第一次在山东大学开设,且得到了学生的好评。从那时起,葛本仪一直承担着校内外讲授这门课的任务,直到1983年。其间,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以她的讲稿为基本内容的《语言学概论》,广受欢迎和应用,该书连续出版了28年。

  迎难而上探索汉语词汇学

  如果说承担语言学概论教学是葛本仪领命完成“任务”,那么,她如何规划自己的学术之路呢?“我当时就想选择一块我既可以去熟悉,又没有被人开垦过的领域去拓荒。”于是葛本仪选择了汉语词汇研究。

  “当时已经出现的一些词汇研究仍停留在就事论事的训诂层面,并没有理论的支撑作为工具去解决实际问题。”理论薄弱、材料匮乏、学问难做、成果难出,四大困难摆在她面前,葛本仪依然选择迎难而上。她在教学中发现研究的问题,在与学生互动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随着问题的解决,她逐渐形成理论的思考,并陆续刊发词汇研究文章。

  20世纪50年代末,学校教研室组织出版一套语言学小丛书,葛本仪被分配撰写汉语词汇分册。1961年,她的第一本讨论汉语词汇问题的专著《现代汉语词汇》出版,虽然只有两万多字,却是当时具有创新意义的汉语词汇理论性教材。

  1985年,葛本仪出版了第二部专著《汉语词汇研究》,该书在全书架构上有了明显的理论色彩。在2001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汇学》中,她进一步延续和完善了对汉语词汇学的整体理论系统性的把握。从词汇问题到“研究”,再到形成“学”,葛本仪开拓了动态词汇学研究的新领域,呈现了汉语词汇本身的系统和规律。

  把握词汇系统的规律

  在不断变迁的社会生活中,如何把握变化万千的词汇系统?葛本仪强调,正如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规律,词汇学作为语言学的一部分,就是要总结词汇的规律,并进一步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她认为,理论就是学术的标尺,检验理论是否正确,就要看它是否能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到如何做好词汇学研究,葛本仪说,必须要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对词汇中的实际现象要多问几个“为什么”,然后思考如何解释它,如果这种解释能说明问题,那么就可以把它理论化。在这一思考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和运用科学的方法,如几个“相结合”就很重要,即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一般和个别相结合、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分析和综合相结合,以及区分静态和动态、历时的与共时的、临时的和可以规范的等情况。

  对于做学问,葛本仪有自己的原则:“无论做什么研究,只能是为学科发展而努力,不能为了个人名利,否则学术就不纯粹了。写文章要言而有据,绝不空谈;要脚踏实地,不哗众取宠。”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