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生态贫困地区脱贫步伐
2016年06月03日 07:4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6月3日第980期 作者:本报记者 牛冬杰

  研究表明,生态环境越脆弱的地区,生态贫困的发生率会与之俱增。为确保国家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有学者表示,生态贫困直接影响到贫困人口脱贫,各地方应根据区域特点制定政策、调整产业发展的思路,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补齐小康社会建设的“短板”。

  经得起生态可持续性检验

  “尽管我国贫困问题的形成有其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但是,自然生态环境因素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张云飞表示,我国贫困属于典型的自然生态环境约束型贫困,而贫困人口的分布具有典型的地域性特征,如这些地区普遍存在着水资源、土地资源或生活能源稀缺等问题,且较多分布在生态敏感地带。随着强度樵采、过度耕种等人类活动频率的增加,这些区域生态环境的退化进一步加剧,加之一些地区自然灾害频繁,从而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比例较高;另外,大部分生态贫困地区的生育峰值都很高,且持续时间较长,人口增长过快和人口素质的普遍偏低也是影响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障碍。

  “解决贫困人口的生态环境问题,是贫困地区走向生态文明的重要措施,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步骤。”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副理事长刘思华告诉记者,生态贫困和经济贫困是相互制约的,先天的生存环境劣势是经济贫困形成的基础。有学者表示,人类不适当的行为加剧了自然因素对生态环境破坏的程度。反过来,生态环境恶化不仅可以导致当地的贫困,而且会波及周边地区,进而把周边地区也带进生态贫困。

  在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郇庆治看来,一方面,可以通过国家整体性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提高,来促进贫困群体的发展出现一个较大幅度的可持续性提高;另一方面,由于这些少数群体生活生存的地区大都属于地理边缘性和生态功能重要的相对脆弱性区域,各种行政措施与经济开发政策必须经得起社会与生态可持续性意义上的检验。

  科学评估可提升生态移民效果

  “解决生态贫困需要国家重点对贫困人口的生态、生产、生活基础设施进行投资。”刘思华表示,一是要提高这些地区的基层干部和群众的生态扶贫意识;二是要对这些地区给予必要的人才、智力支持。

  围绕解决生态贫困问题,张云飞向记者介绍:第一,加强对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本投入。第二,加强对贫困地区的自然资本投入。第三,加强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第四,建立资本要素向贫困地区倾斜投入的政策体系。如加大对贫困地区人财物的投入,把“输血”与“造血”相统一、扶贫与扶志相结合,通过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积极实现贫困人口思想认识上的脱贫致富。

  “生态移民”是解决环境恶劣地区群众居住安全和生存发展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郇庆治说,“大规模或大范围的生态移民应该只是一种极端条件下的个例性手段,至少必须做出生态与社会可持续性意义上的科学评估,尤其是对于那些生态移民的社会文化需求与生活方式及其传统保持方面的评估,绝不能做一种过于简单化的经济政策考虑。”“选择一些与贫困地区毗邻的山水资源较好、生态环境有潜力的地区进行开发,在此基础上,迁移一部分贫困人口,并帮助他们掌握一些实用的致富技术。显然,实施生态移民工程不失为消除生态贫困的创新之举。”张云飞表示。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