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人物传记数据库 已收37万人资料
2016年01月13日 08:3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1月13日第886期 作者:记者孙妙凝

  本报讯 (记者孙妙凝)1月8—10日,北京大学举办“数字人文新动向: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数据库暨Digging into Data工作坊”。近年来,如何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史学研究相关联已成为海内外历史学研究者共同关注的话题。“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项目就进行了相关的尝试,旨在系统收录中国历史上重要传记资料。

  该项目由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联合主持。目前,该资料库已收录中国历代约37万人的传记资料,这些人物主要出自7世纪至19世纪的中国,其中以唐、宋、明、清的人物传记资料最为充实。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长期以来以宋代数据为强项,自唐研究项目进行之后,工作重点开始往上推进。目前,《唐刺史考全编》和《唐九卿考》中的人物资料已经录入完毕。同时,资料库还将继续扩展明、清人物资料。

  记者在检索资料库时发现,它是一种新型的关系型资料库,以人物为中心,可以查询人名、生卒年、亲属、人际关系、地址等项目,其核心方法是“群体传记学”和“社会网络分析”。所谓“群体传记学”,即透过对一群历史人物的生平所做的集体性研究,探讨共同的背景特征。牛津大学青年学者徐力恒表示,数据库可实现瞬间查询和呈现大量人物信息的功能。比如承担一些人力不容易短时间完成的初步分析工作,九卿、刺史的整体状况和迁转状况等。对唐代和宋代甚至其他断代数据进行模式化,也提高了全面比较的可能性,对唐宋变革论等命题可以进行新的考察。

  项目负责人之一、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讲座教授包弼德告诉记者,该资料库对于社会史研究和社会网络分析研究帮助很大。如想要了解南宋以后汉族诗人与色目人、蒙古人有着怎样的来往,就可以通过资料库找到他们的婚姻关系、人际往来等。此外,对于一些古代史研究的重要课题,利用资料库也可以更为便利地找到线索。

责任编辑:韩慧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