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马克思主义大辞典》编撰工作
2015年05月04日 08:0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5月4日第733期 作者:本报记者 郝日虹

  原题:专家解读《马克思主义大辞典》编撰工作 首次凸显整体性视角,兼顾大众化与创新性

  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时期,为了能够更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14年4月,湖北省委宣传部与武汉大学共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的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马克思主义大辞典》编撰工作正式启动。一年来,该项目组建了一支汇集全国相关专家学者的编写组,围绕《马克思主义大辞典》(以下简称《辞典》)的指导思想、编撰宗旨、逻辑线索、内容结构、条目选择等进行了数次研讨。日前,记者就《辞典》的特色、编撰方式,以及在编撰过程中如何审视“大众化”与“创新性”关系等问题,采访了相关学者。

  以整体性视角作为编撰基调

  中共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主任、《辞典》主编徐光春认为,我们党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坚持学习、研究、创新马克思主义。迄今为止,还缺少一本比较高水平的、权威的、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大辞典。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辞典》编写很有必要。更为重要的是,这对于更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不无裨益。

  《辞典》编写立足整体性视角,致力于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及其发展规律和轨迹的阐释,它既要全面系统,又能服务于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研究与创新。这一视角之于我国马克思主义辞书编写而言尚属首次。徐光春将这种整体性视角概括为“跨领域”和“跨时代”。这也成为《辞典》编写的独特基调。

  《辞典》常务副主编、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梅荣政向记者解释说,所谓“整体性视角”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视角来说,《辞典》不再按照其下设的六个二级学科,分门别类地拟定词条,而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核心和基础,进行统一甄选。再者,从思想内容上来说,《辞典》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视为一个整体,在词条选择和阐释时,尝试将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一以贯之的立场、观点、方法、精神统一起来,实现“横通”。而注重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统一,则是其“纵通”的体现。这种“纵通”将有利于解决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继承和创新的问题。

  注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关于《辞典》的编撰目的,梅荣政告诉记者,现在的辞书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研究型,供学术探讨使用;一类是经典型,主要被当作教科书。《辞典》基本属于后一类型。成书之后,主要是为高校教师、青年学生、党政干部和广大群众学习之用。

  为此,徐光春希望《辞典》能够成为规范性的教科书、权威性的工具书和经典性的历史书。在他看来,《辞典》首先是为学习马克思主义服务的。所以,词条的选择和具体的编写要考虑阅读对象,注意通俗化,使人们能够在学习过程中,看得明白、用得方便、读得有效。

  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高校理论战线》杂志总编辑、《辞典》副主编田心铭进一步解释说,编写《辞典》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帮助人们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识别、澄清一些错误思想。

  通过对学术研究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两项任务之间的诸多权衡,项目组明确提出,《辞典》并非提供学术探讨、争鸣的场所,而将专注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因此,各词条的内容是把现有的、取得学界公认的成果以简明的形式准确地告诉读者。

  对此,田心铭强调,不在词条的写作中进行个人的学术性探讨、发挥,并不意味着可以找几本教科书、辞书简单拼接完成,而是要尽可能全面地研读与词条相关的经典原著和文件,完整深入地领会其中的关于这个词条的思想,再有条有理地将其准确、简明地表达出来。

  “一个词条篇幅容量有限,而原著和相关文件、论述可能数以千计、数以万计。怎样从中取舍,如何确定词条的结构方式,与词条的编写质量息息相关。”田心铭表示。

  大众化和创新性并不矛盾

  对于《辞典》的创新性与服务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梅荣政表示,二者并不矛盾。因为要编撰出科学、可靠、权威的马克思主义辞典,是需要做大量研究的。以毛泽东思想阐述为例。它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的?又在什么条件下赋予了新内涵?要把这些问题说清楚、讲准确,实则就是一种创新。再比如,《辞典》中对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等的理解、解释和宣传,也具有开拓性。因为它们不仅切近现实,也比较敏感,而当前关于这一块的研究恰恰不够。

  “大众化与创新性,归根结底要统一于经典性这个基点上。如果没有对经典中的既有概念、原理和知识的准确理解就贸然创新,也就失去了《辞典》编撰的初衷和根本。”梅荣政对记者说。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