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法德兼济
2015年04月24日 07:3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4月24日第730期 作者:本报记者 王广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不仅要求贯彻法治理念、建立完善的法治体系,而且需要秉承伦理精神、建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体系。忽视其中任何一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发展都会受到阻碍。

  处理好“利”与“义”的关系

  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中南海紫光阁向新聘任的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颁发聘书并与大家座谈时谈到:“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也应是‘道德经济’。”这引发了人们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治性与道德性的再思考。

  采访中,多位学者对上述观点表示深刻认同。“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同时又具有道德性。”东南大学法学院院长刘艳红表示,从市场经济框架的搭建、基本元素的流通,到主体的权利保障、政府对市场的监管和调控,都离不开法律制度的支撑和法治的保障。同时,法律可以说是社会对于道德的最低共识的规范化,道德虽然不具有强制执行力,却是一种内化的、更高层次的准则体系,“诚信”即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要求的核心内容。同时,道德还可以将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公平、正义等内容予以具体化、丰富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产生的重要伦理问题是,应该如何处理‘利’与‘义’的关系、如何达到‘公’与‘私’的平衡。”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小锡分析说,道德问题寓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之中,道德建设理应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卢风也曾提出,不能忽略道德建设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性。他认为,市场不是万能的,它不可能自发地促进社会的发展,相反它需要“规则”来规范。法律和道德都是调节人们利益关系的行为规范,都是对市场经济进行规范、控制的基本方式和手段。

  “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

  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经济伦理研究中心主任周中之主张,可从国家治理的角度理解“法治经济”与“道德经济”。一方面,国家为市场经济确立法律规范,必须以公平正义为原则、以实现公平正义为归宿,在这个意义上,法律是实现至善的工具。另一方面,法律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道德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必须体现“德”的要求,使经济建立在“良法”的基础上。

  “如果说法治勾勒出了市场经济这幅画的线条和轮廓,那么道德则为其添上了鲜明的色彩。”谈及二者的相互关系,刘艳红表示,“‘法治’与‘德治’是相互补充、相互支撑的”。周中之认为,在市场经济中,法治诉诸经济利益调节人的行为,具有威慑力;道德诉诸理想信念等精神层面的内容,引导人们的经济行为,具有感召力。“将威慑力和感召力结合起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追求的。”

  “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言,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法治和道德是相辅相成的。同时应该明确的是,法治是其最为基本的要求,而道德则是辅助性、补充性的,起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作用。”刘艳红强调,法治是市场经济的根本要求,是市场经济得以构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道德强调经济主体的逐利行为必须有伦理规导,通过不断提高人们积极进步的道德觉悟,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学者表示,市场经济下,法治与道德各有其功能优势和局限,缺其一都不足以有效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法治与道德在市场经济中应成为互补机制,“法”“德”相济、威信并行。当前,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须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双管齐下”。

  刘艳红表示,在法治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法治是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所建立的法治,其所依循的法律制度也是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在道德方面,它要求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统一起来,不能一味追求个人利益。

  近年来,我国法治建设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刘艳红表示,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为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完善创造了更为良好的空间和条件,应进一步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密切相关的法律制度,推动司法体制改革,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相关法律以推进依法行政。而在道德建设方面,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指引,确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的内容。

  王小锡强调了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他表示,公民既是道德承载的主体,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主体。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培养有道德的公民,能够全面促进社会主义市场道德建设,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提供必要的伦理支持、发展动力,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

  “市场经济总是与一定民族的文化联系在一起的。”周中之则认为,中国的市场经济要发展,必须从优秀文化特别是传统美德中吸收营养。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的“见利思义”、“义以为上”思想,可成为推动解决当代中国经济活动中诚信缺失问题的有益资源。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