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文化外交展示多彩中国形象
2014年09月12日 07:2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9月12日第645期 作者:本报记者 张君荣

  7月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阿根廷时的“国礼”礼单中,有一套DVD光盘,其中包含《北京青年》、《老有所依》、《失恋33天》等反映当代中国题材、反映当下中国年轻人生活面貌的作品。流行影视剧以“国礼”规格出现在外交场合,为以往的熊猫、瓷器、茶叶等“国礼老三样”增添了新的元素。这样的变化反映出中国文化外交怎样的新特点、新趋势?日前,记者就此采访了外交学、传播学等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

  文化与外交相得益彰

  “过去,文化是手段;现在,文化是目的。”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教授、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赵可金说,将流行影视剧加入“国礼”礼单中,既反映了中国文化外交方针从“文化为媒”、“文化为外交服务”到“文化为主体”的变化,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赵可金说,过去中国对外交往中的“文化先行”,是为了让世界了解中国。将围棋、篮球、乒乓球等作为外交内容或手段,以文化为媒,连接外交关系,拉近国家间距离。近些年,中国同世界各国都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不仅政治方面联系密切,经济方面也有大量企业走出国门。中国逐渐从“依靠文化办外交”,转变为“办好外交为文化”,提升了文化自信和文化软实力。“文化外交不再仅仅承担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作用,而是更加强调向世界展示一个多彩、文明、可亲的中国形象。”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张清敏认为,以往文化外交中使用的“文化原材料”,多来源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元素,其内涵在于传递中国的价值观念。当代流行文化元素的加入,并不能改变文化外交的内涵,却反映了当代中国文化外交发展的方向和趋势。赵可金对这一观点也表示认同,“将音乐、雕塑、舞蹈和其他形式的文化产品作为外交内容,用国际社会听得懂的‘语言’来介绍中国,这种新形式的文化外交,可以‘以文建信’,即以文化交流构建国家间信任。”

  “文化外交的核心内涵,始终是让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形象‘美起来’。”张清敏认为,这不仅要依靠丰富的传统资源,还需要与时俱进的新文化。“中国影视、艺术的发展,体现的是中国文化的新发展,这是中国文化在全球化时代走出去的真正潜力所在。而‘国礼’中加入当代中国文化的内涵,增加了流行文化的元素,反映着未来中国文化外交发展方向,是一个值得期待的趋势。”

  重在促进双向沟通

  近年来,无论是《媳妇的美好时代》在东非引发上亿人次观看,还是孔子学院的设置与世界各地“汉语热”的交相辉映,都反映出中国文化外交的新形势。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对于中国文化外交的具体实践方式,也会时而传来一些不理解、甚至负面的声音。赵可金认为,这并非文化外交的思路本身有问题,而是实践方式需要调整。“文化外交不是单方面的宣传、推动,而是双向的沟通,我们要在方式上注意改进。”

  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教授李智认为,从学科专业角度看,对“文化外交”概念的界定,更多地是在外交学和国际关系学的领域内进行,突出关涉国际权力关系的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但除此之外,文化外交同时也具有一般意义上的文化交流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姜飞表示,文化外交可以从狭义和广义的角度来理解:狭义的文化外交特指政府主导的,通过文化手段所进行的,影响目标国国民,进而影响舆论和决策的外交活动,属于国际传播的范畴;广义的文化外交,则是一种同时包含人际、组织、国家、地区多个层面的立体、全方位、24小时外交,等同于跨文化传播。

  对此,李智认为,研究文化外交,也可以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分析其跨国文化交流的过程及策略。“从跨文化传播、国际传播等角度,去观察以外交为目的的文化外交行为时会发现,其传统方式方法受到质疑时,传播学的应对方法会起到积极的矫正作用。”

  “文化外交是国家行为,是要传递国家符号、国家信息;文化贸易是商业行为,以利润为目的;文化交流是社会行为,游客往来就是一种典型的文化交流。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上升到外交层面。”赵可金举例说,中国的对外文化传播企业在国际上的商业演出反响良好,中国的影视剧在韩国、泰国等国也很流行,“民间的文化贸易、文化交流,对单一的文化外交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

  好东西与朋友分享 

  李智认为,随着人类文明化程度的提高和外交活动中文化内涵的增多,到20世纪后半期,尤其是在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中的权力运作方式从威逼、利诱型的硬权力,转向吸引、劝服型的软权力。“在权力方式转换的背景下,文化外交作为国际间符号竞争和信息博弈的实践载体,成为继政治外交、经济外交之后的第三种重要的外交形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柔性作用。”

  姜飞在研究中发现,从二战刚刚结束后开始,到被视为跨文化传播研究领域奠基之作的霍尔的《无声的语言》出版,这10余年间,美国走的是政府主导的国际传播路线,曾在国际范围内被批评为“美国霸权”、“美国文化侵略”。之后,美国先后提出“媒介外交”、“文化外交”、“公共外交”,将政策转向国际传播、民间形式的跨文化传播相结合的“两条腿走路”模式。“这些文化外交手段都朝向政府外交之外,调动民间的智慧和渠道,推进相互了解,增进国民好感,影响大众舆论,影响政治决策,有利于国家形象提升和国家利益的维护。”

  中国的文化外交方针属于广义的文化交流范畴,并非文化霸权。李智表示:“文化交流与文化霸权的区别在于,其思想基础和学理依据不同:前者是文化多元主义,后者是文化冲突论。”

  张清敏认为,无论形势如何变化,中国文化外交的思路都没有变,内涵也具有连续性,“其基础是中国国民文化,其优势是利用文化润物细无声的特点,服务于外交总体方针,与中国的外交战略相辅相成”。

  正如姜飞所言,中国传统的外交类似朋友之间的往来,除了礼尚往来的习俗外,其基本出发点非常重要,即“将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好的东西与朋友分享”。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