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术视角 报道中国 观察世界
《中国社会科学报》学术资讯版五周年回顾
2014年06月30日 07:3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6月30日第614期 作者:本报记者 唐红丽

  7月1日,时值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93周年。在这举国欢庆的时刻,《中国社会科学报》迎来了五周岁生日。

  五年来,《中国社会科学报》学术资讯版随着整份报纸的快速稳健发展,也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学术视角报道中国、以人文视野观察世界,始终坚持为人民做学问,始终坚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解读国家大政方针,及时报道学界最新动态、助力解决社会热点问题,呼吁和引导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立足当代,立足中国,立足实际,深入研究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履行一份学术理论报纸应有的使命和责任。

  五年,弹指一挥间。我们倍加珍惜每一步成长的足迹,每一个喜悦的瞬间,每一份珍贵的荣誉,每一缕温馨的回忆。《中国社会科学报》学术资讯版感谢广大读者对我们的支持和信任,并将一如既往地将你们的支持和信任化为我们继续前行的巨大动力。

  重要资讯:解读国家方针政策  履行学术大报职责

  全面准确理解、宣传中央各项方针政策,推进政策扎实落实,是《中国社会科学报》自觉承担的学术责任。

  2012年11月8日,举世瞩目的中共十八大召开。本报即推出“学界喜迎十八大”系列报道及“学者寄语十八大”栏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布后,我报迅速响应,在报纸头版开辟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者谈系列报道”栏目,陆续刊发了《改革:架起实现中国梦的金桥》、《确保国家安全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强保障》、《从“管理”到“治理”:一元单向模式转向多方交互共治》、《深化财税改革  夯实治理之基》、《城乡一体化拓展农村发展新路》、《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以扎实的学术研究推进伟大事业》、《加强改善党的领导  引领中国改革航程》等8期报道,邀请学者解读《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畅谈“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及其实现路径,并以3个整版的“特别报道”——《十八届三中全会与奋进的中国》,展现理论学术界深入学习、广泛宣传全会精神,为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伟业谱写新篇章的决心。

  我们的目光聚焦国家每一步发展足迹。报纸资讯版刊发的关注“十二五”系列报道,深度解析“十二五”期间经济、民生等各领域发展大计;每年“两会”,资讯版都会开设专栏,及时报道社科界代表委员关于国家重大现实问题和理论学术问题的思考,反映社科学者以扎实、严谨的学术研究为国家积极建言献策的学术担当。这也是《中国社会科学报》的学术担当和时代担当。

  为人民做学问:站在人民的立场  使科研成果真正惠及人民

  2013年4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术理论界如何落实中央规定?就是要走群众路线,为人民做学问。我报将原有的“社科学者走基层”栏目升级为“为人民做学问”,进一步凸显做学问的意义和价值。截至目前,本报已刊发稿件30余期,包括《五年艰辛边境考察印证“一江说”》、《学术研究增进富民效果》、《一位立足乡土中国的“试验员”》、《为抢救和保护民间音乐而奔走》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人员李花子历时五年行走原始森林、调研边境,经过本报报道,她的事迹首次为社会所知;南通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詹皖,十余年来四处寻找民间歌手,为收集、整理和研究民间音乐呕心沥血;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苏智良倾尽20余年心力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寻访了近百位“慰安妇”受害幸存者,坚信能“以事实说话,改变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错误态度”。

  “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接近底层,倾听群众呼声。”社科界专家学者,正坚定地走在大路上,为人民探索研究真学问。他们说:要为人民做学问,使科研成果真正惠及人民。

  社科学者走基层:我们一直在路上

  “走进基层,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学术创新的智慧与源泉。”这是《中国社会科学报》创刊伊始就秉承的理念。2011年8月,中央宣传部等五部门在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国社会科学报》不仅第一时间展开哲学社会科学界“走转改”系列报道,还开辟了“社科学者走基层”专栏。

  “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历练,才能直接面对新闻现场”,“到基层,才能发现鲜活的素材”,“我们是理论学术的播种机与宣传队”——这是本报记者践行“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最真实的感悟。

  我们还以火热的激情,报道社科学者走基层的感人事迹。如:青海省社科院研究员孙发平、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项目组、河南大学教授耿明斋、浙江师范大学教授王景新、首都医科大学教授王晓燕……

  本报“社科学者走基层”专栏共刊发超过60期,不仅记录了一批又一批不畏艰苦、扎根基层做研究的学者,还引导、推动学者以深入研究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在基层中寻找理论源泉,从实践中领悟真知灼见,推动学科发展和学术创新。

  西部纵深行:以社科视角记录西部发展成果

  2011年,西藏迎来和平解放60周年,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也迎来第二个十年的开局之年。当年年初,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领导高瞻远瞩、果断决策,派出本报“西部纵深行”特别报道小组奔赴雪域高原,深入西藏各地,拜访学术界、文化界及各行各业的干部群众,亲身感受人民群众的观念变迁,体验西藏社会的巨大进步。

  西藏墨脱县是当时中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县。本报“西部纵深行”报道小组克服雪崩、断路、悬崖峭壁、寒冷饥渴等艰苦条件,徒步挺进墨脱。一路亲历墨脱学生艰辛的求学之路后,报道小组在社领导的指示下,与中共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墨脱县委宣传部签订全国首个在墨脱县设置的文化扶助基金项目——“社科爱心扶助墨脱教育基金”,并得到众多爱心企业和人士的支持。

  本报持续近一年之久的“西部纵深行”报道,足迹遍及四川、青海、甘肃、宁夏、新疆等多个西部省区,以人文情怀、社科视角,观察和记录了包括西藏在内的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生态保护、文化学术等方面的发展成就,展示西部大开发的新思路、新理念、新构想,描绘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西部人文风情,呈现民族团结的祥和景象。

  学海观潮:弘扬主旋律  传播正能量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思想意识空前活跃,学术流派数量众多,学术思潮跌宕起伏。面对思潮激荡、理论纷争,如何清醒认识、科学甄别各种学术思潮?本报自2014年4月起,推出“学海观潮”栏目。每期以整版报道的形式,通过深入、透彻的学术讨论,释疑解惑,辨明是非,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

  目前已刊发11期,重点推出的报道包括:对复旦大学中国发展模式研究中心主任张维为的专访《跟着西方民主模式走  路只会越走越窄》、对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教授梁柱的专访《历史虚无主义“重写历史”有何诉求?》,以及就总体国家安全观问题,专访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院长蒋乾麟的报道《为实现中国梦创造安全环境》;就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活动问题,专访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王存奎的报道《辩证看待境外非政府组织》等。

  “学海观潮”报道刊发后,引发主流刊物关注。比如,《美国的基金会:承担美国政府不便出面的任务》刊发后,被中宣部《学习活页文选》收录。更被凤凰网、光明网、大公网、求是理论网、人民论坛网、海外网等媒体转载,并在新浪微博、凯迪网、天涯论坛等网络社区引发热烈讨论。特别是第二期刊发了《历史虚无主义“重写历史”有何诉求?》后,互联网评论呈井喷之势,新浪网有6万余人参与讨论。纵观网民的观点,多数对文章观点表示赞同,并给予积极回应。一些网友还表示,读完报道,使他们释惑很多,纠正了以往心中的错误认识。

  学术界对“学海观潮”栏目给予高度赞誉,一位学者致信本报“学海观潮”版:“好多年没有看到这么富有哲理的文章了,现在读来倍感振奋,这说明我们党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有一批人真正为党兢兢业业工作,为党的前途、为党的发展着想。”

  学术道德失范系列报道:直击学术界种种歪风邪气

  近年来,学术界屡屡出现不端行为。如何祛除弊病、端正学风?《中国社会科学报》自觉担当起涤荡学术不良之风的责任,开设“学术道德失范系列报道”,连发9期报道,直击学术界种种歪风邪气。

  首期推出剑指学术道德失范现象的报道《加强学术道德建设  谨防极端利己之风》,受到学界及广大读者强烈关注。为进一步满足读者关切,本报推出第二期报道——《学术道德现状调查显示:学术失范现象比较严重》,利用本报覆盖全国的记者网络,从北京、上海、广东等十余省市,随机选取60多所不同层次高校的300余名学者进行问卷调查或电话访问。结果让人触目惊心:认为“学术道德状况良好”者仅占1%。

  随后推出的《学术道德失范为何愈演愈烈?》、《以学术为业不是“鲁莽的赌博”》、《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任重道远》、《学术出版繁荣背后的乱象何时休》、《学风关乎学术生命——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黄长著》、《学术期刊大发展  评价体系须完善》、《完善机制遏制学界“烂苹果”现象》等报道,全面呈现学术研究界、学术出版界、期刊界等存在的不正之风,深刻分析其中的原因,并提出遏制学术不端之策。

  “学术道德失范系列报道”刊发后,引起学界广泛关注。学者们认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自觉抵制各种学术不端行为的诱惑和影响,树立责任感、使命感,诚实做人,踏实做学问,让良好学风和学术诚信成为每个学者的自觉行为。

  大家印象:“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一辈学者是学术界的宝贵财富。自2013年7月10日始,本报推出“大家印象”栏目。在学术界遴选80岁以上的耄耋学者,为其拍摄学术影像,并介绍他们在学术上的不朽伟绩,书写他们潜心学问、甘于寂寞的人生境界,严谨治学、勇于创新、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的治学精神。

  截至目前,本报共为50多位耄耋学者拍摄影像。如:《叶嘉莹:为传承和推广中华古典诗词研究不遗余力》、《王仲殊:中国考古学研究应与世界考古学接轨》、《来新夏:九旬“老骥”犹“出枥”》、《吴易风:坚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阵地》、《谢辰生:用一生守护民族的根与魂》、《邢福义:仍在攀爬学术高峰的耄耋学者》等。

  河南大学教授朱绍侯,退休后依然笔耕不辍;88岁高龄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系原系主任卫兴华说:“我还正在燃烧呢”;已步入耄耋之年的华中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邢福义仍没有停止攀爬学术高峰的脚步;经济学家胡乃武说:“仍将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老一辈学者们希望能不断超越自我,更愿做后辈学者的学术“引路人”,帮助年轻一代走得更远。

  独家报道:“好看”“爱看”“耐看”

  2010年,国内各地考古新发现等重大话题此起彼伏。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领导及时决策,开辟“独家报道”栏目。当年9月28日,第一期独家报道“文物造假与盗墓揭秘”刊出之后,读者纷纷对这一创新之举表示惊喜与赞誉。

  对于独家报道,社领导当时定下的方向和特色是“引人入胜”,发挥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自身优长,力求反映重大选题,获得现场感和学术性的结合。

  为完成高标准、严要求的独家采访,获得第一手材料,本报记者要克服难以预想的重重困难,付出常人不知的辛苦。每一期独家报道背后,都有一串串艰辛故事。本报独家报道记者表现出了从事这个职业的勇气和素养,女记者们在承担这类采访任务时更体现出“巾帼不让须眉”的胆识和气魄。正是靠这种劲头,独家报道挖掘到了别人难以发现的“奇珍”。

  为调查“曹操墓”真假之争,本报记者赶赴河南、陕西等文物大省和“盗墓大省”,与盗墓贼和假文物商贩周旋;本报开启的“绝学大寻踪”系列报道,以实地考察形式,探寻梵文、契丹文、西夏文、甲骨文、简帛等“绝学文字”研究现状,探寻“绝学”不绝的发展路径;针对网络媒体特别是微博上存在的混乱状况,本报刊发“微博舆论场  走大道别走钢丝”系列文章,重点推出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教授李殿仁中将的专访《微博:宣传思想文化的新阵地》,短短数天,网络转载和评论就井喷式地涌现出来。

  本报相继推出的“三个1亿人”系列报道深入北京、抚顺、包头、湖北、陕西、四川、上海、河南等地,探访“三个1亿人”发展现状,分析实现“三个1亿人”目标面临的瓶颈,探索解决问题之道。

  四年来,本报记者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发回了“泉州‘矮人墓’大揭秘”、“莫拿历史做生意”、“走进世界唯一的女性文字——女书”、“汉画像石——雄奇瑰丽的石刻汉书”、“南水北调中线文物保护大会战”,以及“西北民族走廊系列”、“探秘消失的古国系列”等独家报道。这些文章以真实的现场考察、引人入胜的情节,生动反映现状,以深度的学术视角剖析内在机理、寻找问题的解决对策,努力完成报道使命。

  目前为止,本报品牌栏目“独家报道”共刊发近80期,约120万字。若一一读来,您看到的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中华文明史、社会史、民族史、文化史及国家现代化进程史……

  有学者致信本报认为,独家报道不仅好看、爱看,而且耐看。在互联网上,每期独家报道文章发布后,都被国内众多网站转载、推荐。对相关话题进行搜索,转载量最大、排名最前的往往是本报的独家报道文章。

  交叉研究:探索学术创新新路径

  交叉研究日益成为学术创新发展的突破口和必然路径。为向学界介绍当前交叉研究的现状,探讨交叉研究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及其发展之道,2013年底,本报开设了“交叉研究”栏目。截至目前已刊发7期。

  第一期文章《交叉学科研究为何雷声大雨点小》,全面探讨了当前我国交叉学科的研究现状,归结出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学科壁垒、管理模式掣肘、人才培养缺陷等深层制约因素,并提出“培养高质量研究人才”是交叉学科未来发展的关键。

  此后,本报相继刊发《破除人才培养瓶颈  开垦交叉学科沃土》、《神经语言学:语言学研究走进科学实验室》、《经济地理学:“两头正往一起走”》等报道,从宏观或微观层面探讨国内当前各领域交叉学科研究的难点及热点问题,竭力与学界一起推动我国交叉学科可持续发展。

  青年学人:书写优秀青年学者的治学经验

  青年学者是学术之未来。2013年初,本报开设“青年学人”栏目,书写其虽年轻却大有作为的治学成就。截至目前,已刊发15期内容。如:《方启:重塑更真实的考古梦想》、《游自勇:探寻古人的信仰世界》、《徐海:为下一个学术高峰储蓄新能量》等。

  1977年出生的中山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周欣悦,带领她的团队在《人格心理学》上发表了中国内地第一篇以第一通讯作者署名的论文;她还是首届菠萝科学奖心理学奖获得者。周欣悦说,“好奇心”是促使她进行科研项目的最初也是最重要的动力来源。

  吉林大学考古学系副教授方启,在面临青年学者常有的种种困惑时说,这些困惑恰恰构成了他不断向前的动力;凭借《天道人妖:中古〈五行志〉的怪异世界》,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游自勇成为该校首位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他认为,做学问“认认真真阅读原典仍然必要”;“70后”年轻学者、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语言学教授徐海是最早在国际权威期刊《国际词典学学刊》上发表论文的华人学者之一,他说:“年轻学者应树立较高的学术目标。学者应杜绝平庸,多出精品。”

  在这些青年学者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强大后劲和辉煌未来。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