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正在改变世界进程
2023年07月17日 08:1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7月17日第2692期 作者:[马里]约罗·迪亚洛(Yoro Diallo)/文 王俊美/译

  中国曾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贫穷落后、国力孱弱,然而,今天的中国摆脱了过去的阴霾,日渐崛起。中国人民的英勇坚定以及中国共产党高瞻远瞩的执政能力,使中国屹立不倒,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货物贸易以及制造业规模稳居世界第一,承载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和卫生体系。拥有14亿多人口的中国在短短几十年内取得如此非凡的成就,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而西方国家达到这个水平,主要是通过奴役、殖民和剥削等手段。目前,各界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展开的讨论,大体上与以下几个重要方面有关。第一,中国式现代化是什么样的现代化; 第二,我们应该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 第三,中国式现代化何以成为世界发展的机遇。

  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令世界惊叹

  几千年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人类的进步和世界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中华文明始终梦想着助力打造一个和平、和睦、和谐的世界,让各国人民都能够实现物质和精神的共同繁荣。在这种以人民愿望为先的理想的实现过程中,中国近几十年来在各个发展领域取得的非凡成就令世界惊叹,其中主要包括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推动技术创新、 改善国家治理、 消除极端贫困、促进绿色发展以及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2013年以来,这些被全世界称赞为人类发展史上奇迹的非凡成就,与习近平主席为全球治理提出的各个重要倡议一起,正在改变世界的进程。

  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族人民直面挑战,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新中国的辉煌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正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繁荣昌盛而奋斗。实践充分证明,中国任何一种制度的建设,都必须立足于本国国情,才能走向繁荣,对外国模式的“复制粘贴”或盲目模仿是无法成功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些模式不符合中国作为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和现实。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历史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斗争经验的产物,这条道路符合中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与此同时,中国式现代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对发展中国家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规划了中国的发展前景,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世界了解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不竭源泉,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真正路线图。

  中国式现代化是不断更新的社会主义工程

  中国式现代化有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一种方法论,能够把握中国国情和历史条件的本质和意义。在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不断更新的社会主义工程,为解决后新自由主义造成的多维全球危机提供了答案,并呈现出一种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可能性。

  中国式现代化呈现出五大特色,即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这些特色与中国的历史和当代社会文化现实有关。中国致力于以自身的现代化促进全人类的进步,以自身的新发展给世界带来新机遇,这是中国给动荡不安的国际局势带来的最大的稳定力量。中国式现代化还与国家的地理面积和多民族人口的多样性有关,既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促进了国家和民族的内在和谐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奇迹的实现靠的是中国式现代化,而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就是中国人民。中国式现代化在发展过程中,保障和增进了人民福祉,鼓励共同奋斗,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创造条件。与此同时,中国的治理体系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方面越来越开放,与此相关的举措包括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等。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此,“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实现现代化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

  4月21日,习近平主席向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蓝厅论坛致贺信,为与会者和全世界提供了有关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启示。习近平主席指出,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更要符合本国实际、具有本国特色。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艰辛探索找到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中方愿同各国一道,努力以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为人类探索现代化道路和更好社会制度提供新助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由此不难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正当愿望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基于自身国情又借鉴各国经验。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应当注意的是,中国是迄今为止全球唯一将“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写入宪法的国家。中国致力于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实施对外开放,更多地参与国际经济和文化合作。蓝厅论坛让全世界有机会关注中国式现代化及其对实现人民愿望所作的贡献。中国式现代化旨在实现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带来的不是古代文明的没落,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生。习近平主席还提出了全球文明倡议,强调要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

  中国发展故事激励发展中国家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政府让8亿多人摆脱贫困,让4亿多人迈入中等收入群体。中国的脱贫攻坚成果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我们应当看到,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中国农村的状况得到根本性改善。无论城市还是农村,都实施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项目,重点打造宜人的生活环境。这种成功乃至光辉的减贫成就引起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关注,他们希望借鉴中国在这方面的经验,帮助各大洲数以百万计的贫困人口摆脱贫困。非洲国家对中国采取的设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等举措深表感谢,这些举措有助于非洲国家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富者愈富、穷者愈穷不是现代化,服务少数国家、少数人也不是现代化。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等是中国向国际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是减少贫困和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重要开放平台。“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提出以来,共促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拉动了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为沿线国家创造42万个就业岗位,完善了铁路、公路、机场、港口、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帮助沿线国家消除贫困。

  从其理念和内容来看,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域相当广阔且具有全球性。以共同富裕为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可以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更广阔的选择;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将为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提供更多可行方案;以走和平发展道路为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无疑会给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带来更多的确定性。世界应该了解并欣赏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发展进程中面临的诸多挑战提供的解决方案,中国式现代化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推动发展的重要灵感来源。就此而言,中国是全球发展的希望,体现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协作、合作和团结对于全球繁荣至关重要,中国的发展故事激励着许多发展中国家探索自身消除贫困、促进繁荣发展的道路。总而言之,中国式现代化有机会使全球治理更加公平和公正,推动所有国家共同努力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非洲区域国别学院))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