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维护国际知识产权多边体系
2023年07月17日 08:1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7月17日第2692期 作者:本报记者 李晶 钟义见

  2023年是中国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合作五十周年。4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中国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合作五十周年纪念暨宣传周主场活动致贺信指出,“50年来,中国始终坚定维护国际知识产权多边体系,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合作不断拓展深化,取得丰硕成果”,“中国愿进一步深化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友好合作,共同推动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体系向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更好增进人类福祉”。知识产权关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新创造的积极性,是当今国际合作与竞争的主要内容,而国际知识产权多边体系在各国知识产权保护合作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积极推动国际知识产权多边体系建设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前身为“保护知识产权联合国际局”。自1973年中国代表团首次出席WIPO会议以来,我国与该组织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教授朱雪忠梳理了过去半个世纪我国与WIPO合作的重大事件,表示目前中国已加入了WIPO管理的十几个主要知识产权公约,是该组织专利、商标、外观设计三大国际注册体系的重要用户。人民币成为WIPO的专利合作条约(PCT)国际专利申请相关国际费用定价和结算货币,中文成为该组织负责行政管理的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工作语言。与此同时,WIPO也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如我国专利制度的建立以及专利法等相关法律的起草工作就得到了WIPO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合作方面,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与WIPO共同主办了“中国专利奖”评选活动,该奖是中国唯一的专门对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给予奖励的政府部门奖。同时,为了更好地保障“一带一路”倡议实践中的知识产权建设,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也与WIPO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加强“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协议》,成为发展中国家与WIPO合作的典范。

  谈及国际知识产权多边体系,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丛立先表示,国际知识产权多边体系并没有一个确定的定义或概念,现多指以WIPO和世界贸易组织(WTO)管理的知识产权多边条约为代表的知识产权规则与治理体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明德表示,国际知识产权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与知识产权的地域性密切相关。按照地域性原则,是否保护知识产权,如何保护知识产权,以及权利的获得标准,都是由各个主权国家决定的。但这样一来,必然会产生是否保护知识产权以及如何获得知识产权方面的巨大差异,不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为了协调知识产权保护的标准,世界各国缔结了包括《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在内的一系列国际条约,并由此建立了国际知识产权体系。按照要求,凡是加入国际知识产权体系的国家,都应让本国的知识产权法律与相关国际条约要求相一致,从而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

  国际知识产权多边体系的建立,为各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带来了实质性的变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教授胡开忠认为,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各国根据国际条约的规定修改法律,使本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达到国际条约规定的最低保护水平;二是各国依照国际条约的规定开展执法合作;三是对于一些国际知识产权争议问题通过世界贸易组织建立的争端解决机制来处理,并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四是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丛立先总结道,国际知识产权多边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贸易,催生了一大批具有竞争力的跨国企业,增加了高新技术、高品质商品服务、高质量文化产品的供给水平,满足了人们的实际需要。但不可否认的是,国际知识产权多边体系的先天不足和后续缺陷,也加剧了经贸、技术和文化领域的强者恒强、贫富差距和不公平分配现象。

  维护国际知识产权多边体系意义重大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系高质量发展,关系人民生活幸福,关系国家对外开放大局,关系国家安全。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法研究所所长冯晓青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高屋建瓴地提出了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顶层设计,为深入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提供了总体部署和战略规划。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中心主任管育鹰提出,党和国家的一系列知识产权保护政策都以知识产权保护无形信息财产为基本的学理逻辑。由于无形信息财产投入极大而侵权假冒的成本极低,且客体、主体、权利边界等不易划清,需要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依法严格保护创新者的合法权益,以激励科技创新、优化营商环境、规范竞争秩序、促进经济发展、推进文化建设。

  回顾与WIPO合作的五十年,朱雪忠表示,中国一直以来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中国也是WIPO等国际知识产权多边体系的积极参与者、受益者,坚定维护这种多边体系是自然而然的。面对国际秩序复杂演变、新兴技术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不健全等诸多新挑战、新问题,在推动构建开放包容、平衡普惠的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等方面,世界需要一个强大、负责任的中国发挥更大作用,让创新创造更多惠及各国人民。

  携手完善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体系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放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从国家战略高度和进入新发展阶段要求出发,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促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国际知识产权治理体系由于历史因素存在诸多先天不足和后天缺陷。多位受访学者提出,当前知识产权全球治理呈现单边化、碎片化的局面,主要发达国家把控知识产权全球治理的规则制定权,导致发展中国家多种利益诉求被忽视,这成为国际知识产权治理最大的挑战。各国应加强彼此间的信任和合作,共同解决国际知识产权争议问题。

  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知识产权大国,中国力量在全球知识产权治理方面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影响。李明德表示,在国际知识产权体系中,我国既是新成员,又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到了一定程度的大国,在履行作为该体系成员义务的同时,也应在知识产权国际体系的发展方面有所作为。一方面,要代表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同时也反映我国自身利益,推动关于民间文艺、传统知识和遗传资源保护国际体系的建立;另一方面,要基于我国网民人数众多、网络交易活跃的特点,针对互联网领域的不正当竞争现象,提出一些新规则并贡献给国际社会。

  国际话语权是国家意识与价值理念的表现,在国际舞台上讲好中国知识产权故事,对于维护国际知识产权多边体系具有重要作用。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李建华认为,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应当在知识产权全球治理规则制定、议题设置和舆论宣传等方面增强话语主动权。我们在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练好内功的同时,要积极拓展影响知识产权国际舆论的渠道和方式,讲好中国知识产权故事,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彰显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魅力。管育鹰表示,知识产权法学研究肩负着历史赋予的责任,我们需要将学术研究的目标和任务,置于百年巨变的时代背景中,紧抓“全面创新”和“法治保障”两个关键词,积极对相关制度的建立完善建言献策,用扎实可靠、科学前瞻的研究成果服务于国家的长远发展。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