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创新逻辑
2023年07月17日 08:1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7月17日第2692期 作者:本报记者 明海英

  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人民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取得的重大成果。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并非一蹴而就。新时代新征程,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在实践中大胆探索,亟待推进诸多重大现实难题的破解,取得新的伟大成就。我们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创新逻辑,从而获得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深入探讨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性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它既具有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也展现了基于中国自身国情的独特性。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袁银传将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概括为四个方面:反思批判和整体考虑是实现现代化的先决条件;先进阶级领导推动了现代化进程;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现代化所追求的价值目标;科技、资本和市场是推动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动力。学界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尤其是对其独特性的深入探讨较为显著。在武汉大学举行的第五届“珞珈智库论坛”上,北京大学教授顾海良把“中国式现代化”放在近百年的中国学术思想史、社会思想史中作深入考察,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进行了系统解读。他表示,20世纪40年代后半期,中国共产党开始将“工业化—现代化”发展问题提升到重要战略位置,并形成了从工业化向现代化转型的战略思想。其结果是发展出一套“向现代化发展”的中国话语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吸收外来文明的同时,创造出符合中国国情和民族精神特质的现代化道路。在中共中央党校原校委委员韩庆祥看来,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鲜明的“强国逻辑”,体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新选择→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梯次结构。这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建立在“强国时代”历史性诉求之上,并体现出“强国逻辑”,因此,需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为基础,构建起符合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和理论体系。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项久雨表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是一种独具创新性的现代化理论形态,以特定的现代化概念、命题和范畴作为理论标志。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论”“本质属性论”“中国特色论”“本质要求论”和“显著优势论”构成了其自身的理论核心部分。这个理论体系建立在对“历史终结论”和“西方中心论”的反思之上,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将人民至上作为价值内核。它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现代化相协调,形成了鲜明的理论、文化和实践特色,是科学社会主义最新的重要成果。

  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新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工商大学党委书记陈晓红表示,当前,数字新技术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发展并与产业发展深度叠加,正不断孕育着诸多重大颠覆性创新与突破,这些新技术推动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步入全新阶段。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邹薇表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回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全局性部署,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创新。

  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和新机制,关键在于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解决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风险、挑战、矛盾和问题的法宝。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辜胜阻以“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任务是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明确强调,必须高度重视创新驱动、共同富裕、绿色发展、四化同步、全球化等转型方向。同时,要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并统筹协调三者之间的关系,全面支撑建设现代化国家的使命任务。

  历史和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能够成功的根本原因是始终保持理论与实践相适应、相统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中国的经济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在实践领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任务。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建华表示,切实寻找新的增长动力、促进结构转型、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以及完善现代化治理体系等问题,难以从既有的西方现代化理论中获得答案,只有中国理论才能解决中国问题。要回答好实践中的新问题,亟待推进现代化理论创新。对此,他表示,要总结中国过去的现代化实践经验,并提炼原创性理论、形成系统化学说。在此基础上,结合新的发展任务,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路径,从高质量发展的角度创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并为全球现代化发展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