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外媒报道 人工智能正在迅速重塑工作方式以及服务的交付方式,全球各经济部门都在加大对人工智能的投资。将人工智能用于工作场所,会带来一系列机遇与挑战。关于人们是否信任这项技术,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与知名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近日合作进行了一项全球研究,通过选取17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7000个人口样本,调查了有多少人信任工作场所中的人工智能、信任的方式、如何看待风险与收益以及对可信任的人工智能有何期待等问题。
调查发现,只有二分之一的员工愿意在工作中信任人工智能,其态度取决自身的角色、生活在哪个国家以及人工智能的具体用途。但是,被访者对可信任人工智能的期望几乎是一致的。
与人工智能系统的安全性、公平性以及维护隐私权的程度相比,人们对人工智能提供可靠产出和服务的能力更有信心。此外,信任也取决于人工智能的使用目的。例如,大多数人可以接受使用人工智能帮助员工实现任务自动化,但是当人工智能用于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或监视目的时,容易引发员工不适。多数员工认为,将人工智能用于管理决策是可以接受的,但最好让人类保留比人工智能系统更多或者至少是相同的控制权。
虽然近一半的受访者认为人工智能将提高自身在工作中的能力和自主权,但也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认为人工智能创造的工作岗位将多于其消除的工作岗位。这反映出一种恐惧心理:77%的人表示担心失业,73%的人担心因人工智能而失去重要技能。与其他职场角色相比,管理者更相信人工智能会创造就业机会,而不是带来更多风险,由此更支持在工作中使用人工智能。鉴于管理者通常是工作中采用人工智能的推动者,不同观点的存在可能会导致应用人工智能工具的组织出现紧张关系。
年轻一代以及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更习惯也更信任人工智能,更有可能在工作中使用该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有可能会加剧就业分歧。此外,调查也显示了不同国家之间的差异。例如,对于人工智能在工作场所中的应用,西方国家受访者的信任程度最低,而新兴经济体的人们则信任度相对更高。
总体而言,人们相信当监管工具到位时,人工智能更值得信任。具体的措施包括监督人工智能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人工智能“行为准则”,成立独立的人工智能伦理审查委员会以及遵守国际人工智能标准。
(王俊美/编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