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全球气候治理作出贡献
2022年11月30日 09:2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1月30日第2541期  作者:本报记者 姜红

  近年来,越来越严峻的现实让人们逐渐认识到,国际社会需要携手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11月20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在埃及沙姆沙伊赫闭幕。与会专家认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转型,不仅是全球面临的巨大挑战,也蕴含着重大机遇,而中国实现双碳目标将惠及本国乃至全球。

  COP27的进展与局限

  建立损失和损害基金成为COP27决议中的一大亮点。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环境与社会部高级研究员安东尼·弗罗加特(Antony Froggatt)与郭江汶对本报记者表示,COP27就损失和损害基金达成一致,这将载入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的史册。这是历经几十年的努力所取得的成果,对易受气候影响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是重要的成就。

  两位专家表示,如何运作新建立的损失和损害基金、谁将为其提供资金等有待2023年的《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进一步讨论,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则在于各方在COP27的基础上继续努力。从最终文本看,各方的核心诉求得到了体现,同时又有所妥协。例如,资金来源将不限于发达国家,也欢迎其他渠道和国家的资金注入。目前,该基金将主要面向发展中国家,重点是关注在气候变化中最脆弱的国家,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欧盟的利益及关切。

  两位专家指出,COP27关于损失和损害基金的决议,并没有涉及诸如出资额度和资金来源等问题。国际社会特别是发达国家,需要采取紧急有效措施,兑现拖延已久的承诺,即每年为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的气候资金,用于气候适应和融资。此外,发达国家还需要建立切实可行的路线图,将气候适应资金增加一倍,同时承诺在下一届缔约方大会召开之前为在气候变化中最脆弱的国家建立一个金融支持架构,并确立2025年后的融资目标。

  COP27还发布了非国家实体净零排放承诺问题高级别专家组的首份报告。该报告为促进工业、金融机构、城市和地区做出净零承诺提供了路线图,以支持全球公平地过渡到一个可持续的未来。

  相对于工业领域的气候问题,农业领域的气候问题也受到大会的关注,COP27首次专门设立农业日。农业占温室气体排放量的1/3,应该成为气候解决方案的关键组成部分。埃及领导人宣布启动“粮食和农业促进可持续转型倡议”,以提高气候融资捐款的数量和质量,力争在2030年之前改革农业和粮食系统。然而,弗罗加特与郭江汶认为,尽管关于粮食系统的讨论很多,但在全面采用系统性解决方法方面仍存在很大的政治阻力。COP27重点关注了应对粮食危机的供给侧解决方案,但是回避了更具政治争议性的需求侧方面的问题,即如何确保为所有人提供有营养和可持续生产的食物。

  能源转型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对此,两位专家向本报记者介绍说,从COP27会议之前到大会期间,能源转型方面的议题进展缓慢。在一些关键问题上,特别是在逐步淘汰化石燃料方面,本次大会进展不足。COP27的成果文件“沙姆沙伊赫实施计划”回避了化石能源,主要强调增加低排放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而“低排放能源”这个表述则体现了油气生产国的利益。此外,本次大会也没有以更加严厉的措辞强调将全球升温限制在1.5℃的必要性。

  “COP27的主题为‘落实’,然而从最终成果以及一些在会前备受关注的议题,比如气候融资的落实、增加气候适应资金等来看,‘落实’仍然更多地流于口号,取得的进展有限。”两位专家表示。

  2023年气候大会COP28将在阿联酋举办。两位专家认为,在全球经济下行、能源市场波动、粮食安全风险凸显等背景下,COP28大会如何开展关于能源转型的议程与讨论,是眼下的另一个重大关切。在COP28大会上,《公约》缔约方将完成全球盘点,其中包括对各国实现碳减排目标进展的审查,这将可能会再次警示世界需要更快地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绿色转型的挑战与机遇

  弗罗加特与郭江汶表示,要在205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全球需要在未来10年内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至少1/4。要实现这一重大转变,不可避免地需要增加一些短期经济成本,并追加更多投资,但与减缓气候变化可以带来的诸多长期经济社会收益相比,这些成本微不足道。

  “以中国为例,中英气候变化风险评估合作项目下开展的一项研究表明,在间接损失和非灾害损失的影响尚未量化的情况下,气候灾害所造成的直接损失已占到中国GDP的0.4%。”二人表示,在现有承诺条件下,全球2100年气温将升高大约3℃,届时气候变化损失将占中国GDP的5%,累计气候变化损失将达到189万亿美元;而实现碳中和目标可以使中国避免超过80%以上的累计气候变化损失,将气候损失占GDP比例控制在1%—2%,在2020—2100年间减少约134万亿美元的气候损失。

  两位专家认为,绿色转型势必带来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变革。对传统行业而言,绿色转型升级将促使能源资源消耗减少、生产效率提升、排放成本下降,同时创造更多、更好、更具包容性的就业机会。绿色转型还将促进绿色金融和绿色技术的发展。比如,在继续服务于污染防治的同时,绿色金融可以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等领域的支持,形成新的服务着力点和业务增长点。

  中国“双碳”战略影响深远

  二十国集团成员的碳排放总量约占全球的80%。弗罗加特与郭江汶认为,二十国集团成员可以通过在国内和国际上进行投资来彰显领导力,以实现气候目标、生物多样性目标、土地恢复目标。为增强大自然的复原力和适应能力进行投资至关重要,因为全球近一半的GDP依赖于大自然。二十国集团成员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占全球总装机的80%,可再生能源发电潜力占全球的75%。所有二十国集团成员应当尽最大可能达成共识,并立即采取行动,增加对绿色就业和基础设施的投资。这些投资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从合作与对话机制来看,随着二十国集团的制度化进程不断加深,气候变化问题被嵌入经济议题,二十国集团将成为协调沟通的平台。当《公约》协商出现难以解决的分歧时,二十国集团作为《公约》机制外的气候治理机制,在搁置分歧转而对特定部门或特定问题开展务实有效合作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2022年5月,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在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指出,中国始终积极践行应对气候变化的务实行动,作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宣布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中国成立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构建和实施双碳“1+N”政策体系,积极推进低碳发展和绿色转型,中国始终积极推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

  “中国的双碳目标令人赞叹而且非常重要。考虑到当前气候挑战的严峻性以及中国对世界的重要性,如果中国能够实现双碳目标将会是了不起的成就。”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原主席、高级顾问吉姆·奥尼尔(Jim O’Neill)对本报记者表示。奥尼尔也指出,实现双碳目标颇为艰难,尤其是考虑到既要解决民众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的电力和供暖问题,又要实现长远的双碳目标,这对任何政府而言都是一个难题。

  尽管有挑战,但是双碳目标也会带来机遇。奥尼尔认为,认真实现碳达峰以及能源替代,将会带来无限商机以及政府投资的机会。投资替代能源将会带来正面乘数效应,而中国已经显现出一些好的迹象。如果各国能为电动车充电发展出较为完备的基础设施,电动车产业将进一步蓬勃发展,这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励现有的汽车供应商和新入局者。在用于大型计算机等设备的新型节能冷却系统、节能住宅等领域,也会有很多新机遇。

  弗罗加特与郭江汶表示,中国的绿色转型是能源和自然资源使用方式的转型,“双碳”战略正在重塑经济及社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能够倒逼经济结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特别是推动能源革命。实现“双碳”目标,要求重新调整现有的高碳能源系统和相应的生活方式,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绿色转型。

  “中国正逐步走向可再生能源和循环经济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这不仅出于其内在的发展需求、解决能源和资源安全问题的需求,而且为全球提供了绿色转型所需的材料和设备,贡献了中国经验。”两位专家表示,在持续的绿色投资驱动下,过去10年,中国在可再生能源、电动车等领域的技术创新成果再创新高。通过国际合作,中国还将所积累的低碳技术和相关经验分享给其他国家,在全球绿色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