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学者眼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2年10月24日 07:0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0月24日第2514期 作者:本报记者 陈禹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洞察世界大势,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和博大的天下情怀,深入思考“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等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立意高远、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一直是国际学界热切关注的重要议题。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当今世界和全球化进程产生的重要影响等话题,本报记者采访了以色列籍学者、台湾中正大学历史系教授郭静云(Olga Rapoport),俄罗斯科学院非洲研究所副主任、教授迪米特里·邦达连科(Dmitri M. Bondarenko)。

左:迪米特里·邦达连科 右:郭静云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彰显中华智慧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天地人“三才”思想相契合。根据“三才”思想,人在促成天地的长久、天与地的交合中具有重要作用。郭静云表示,人类是一个整体,这一概念的出现,是人类不断扩展自我认同范围的结果:从各自的家族、家乡到族群和社群,到语言和习俗相同的小社会,再到民族、国家,最终跨越国别和种族,扩展到对全人类的共同认同。历史上的各类局部认同大多包含对非我群体的否认之意,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则旨在避免互相敌对,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回顾历史,合作是推动人类发展的重要因素。唯有合作才能真正促进生产与创造,实现财富积累。

  郭静云提到,历史表明,相对于那些注重竞争的攫取型群体而言,生产者和创造者群体拥有巨大优势:生产者间的合作能够使群体不断获得新的生产力,满足生产需求,不断改善群体的生活条件。因此,这样的群体能生生不息,不断地成长。例如,稻作农耕和水利合作为中国最早的原生国家文明奠定了基础,丰富了多元的中华文明,构建了中华文明内部分工合作体系。和而不同,以共同创造取代竞争强取,使中华文明的技术和生产力水平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充满着各种体现止争和合作共赢的思想。人类历史也告诉我们,不依靠内在认同与合作而依靠暴力的组织都无法长久。自20世纪以来,全球格局在某种程度上趋向于对抗,一些群体意在建立绝对认同己方、排除他方的意识形态,自然多样性被简单地化约为二元对抗。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深刻洞察人类相互依赖、需要合作共存的事实,为构建多元化世界指明方向。

  在郭静云看来,文明交流旨在求友好,而不在于求同化。当然,不同的文明之间要互相学习,除了解其他文明的经济、技术等成果和勤劳、爱好和平的精神外,还需要学习各种文明的历史经验。人类文明是多样的,语言、文化、传统等不同,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任何文明都不可唯我独尊,要保持学习对话,实现和而不同。

  人类命运共同体帮助世界理解全球化

  邦达连科对记者表示,他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解基于两个前提:相信人类将真正成为命运共同体;共同的命运并不意味着人类世界的不同组成部分——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着完全一致的未来。

  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理解全球化现象密切相关。在邦达连科看来,全球化主要是一种文化现象,核心是文化互动,这种互动在历史进程中得到增强。只有认真考量文化领域的全球化,才能更理性地看待经济和政治领域全球化的前景。此外,全球化并不是近几十年才出现的,而是一个至少从新石器时期就开始的持续过程。新石器时期开始至近代早期,不同区域间的文化差异不断增加,这种差异主导了这个时间段的“全球化”趋势。在这个时间段,通过军事征服实现的部分“全球化”往往是可逆的、暂时性的,而且并未触及地球上的大部分区域。而从地理大发现时代起,不同文明之间的互动几乎覆盖全球,这种相互作用对所有参与方的影响都较从前显著增加。从结果来看,一些文明吸收了其他文明,文明版图的变化加快,新的文明以多种不同文明综合体的面貌出现。

  邦达连科表示,回望历史,全球化不是一个完全属于近代或者只与经济相关的现象,而是不同文明长时间、多方位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现象。全球化的发展也推动形成了全球文明的概念。把人类看作不同文化或者不同地域文明的简单总和是不可取的,世界历史生动地告诉我们,全球化进程需要各种文明间的互相交流与适应。

  邦达连科提到,地域文明的差异是人类社会文化多元性的保障,全球文明的出现不意味着地域文明的消失,而是以一种类似于联盟的方式作为前提。在这个联盟中,全球化进程中达成的一些共同的基本原则,将与联盟成员民族文化乃至文明层面的多样性相结合。这意味着,全球文明并非要通过某个特定文明特征的普世化来建构,不能以彻底西方化或彻底非西方化的方式形塑。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