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多边开发体系贡献重要力量
2021年12月08日 08:4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12月8日总第2304期 作者:本报记者 王晓真

  多年来,中国坚持多边主义原则,致力于巩固多边体系,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11月18日,美国全球发展中心发布了由该中心美国发展政策项目主任斯科特·莫里斯(Scott Morris)等人撰写的报告《中国的多边主义图谱:对中国在多边开发机构与基金中参与情况的数据调查》(Mapping China’s Multilateralism: A Data Survey of China’s Participation in Multilateral Development Institutions and Funds)。报告依据若干多边开发机构和基金的公开数据,清晰地描绘了中国在多边开发体系中的参与情况。分析显示,中国在多边开发体系中已经确立了一个独特的地位,同时作为股东、出资方、客户和商业伙伴扮演着重要领导角色。

  重要出资方与股东

  报告称,在过去十年间,中国对多边机构和基金的资金贡献极大增强。中国现在在其支持的多边开发银行中拥有第二大投票权,仅次于美国。十年来,中国投票权增长最大的是世界银行旗下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和国际金融公司(IFC),以及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区域开发银行。1980年恢复世界银行合法席位时,中国获得国际复兴开发银行1.2万份股权,成为其第六大股东,拥有3.47%的投票权;到2013年时,中国已成为该行第三大股东,拥有5.03%的投票权。这一变化也反映出中国在多边开发体系中影响力的增长。尽管联合国系统的一国一票政策并未将出资水平与选票挂钩,但中国已成为联合国常规预算、联合国维和以及各种专注于发展的实体机构的总体第五大出资国。此外,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NDB)也帮助中国在更广泛的多边体系中不断扩大影响力,二者都拥有可观的资本,且中国都是最大(或共同最大)股东。

  报告称,上述这种影响力的增加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因为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国际金融公司的持股情况与一国的经济规模直接相关,联合国系统的分摊会费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经济规模。然而,中国在一些区域开发银行中的影响力增加则是中国政府政策选择和积极争取的结果。过去十年,中国增加了对开发银行优惠融资窗口(concessional financing window)的支持力度,尤其是对世界银行国际开发协会(IDA)的支持。除此之外,中国还增加了向一些相关基金的捐款,在股权和投票权受到区域性限制的情况下提高了自身的影响力。在过去十年中,国际农业开发基金会(IFAD)、世界粮食计划署(WFP) 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等机构都收到了来自中国的大额自愿捐款,表明了中国主动参与联合国多个发展计划的意愿。

  关键客户和商业伙伴

  报告显示,在多边机构的捐助国这一角色之外,中国也保持着被援助对象与客户的身份。与那些从未以客户身份参与这些多边机构的传统捐助国不同,中国给自己定义了一个新角色。具体来说,中国仍然是多边开发银行的最大借款人之一,多边开发银行对中国的总投入在2020年超50亿美元。

  此外,中国主导着多边开发银行的商业采购格局。尽管只有少数多边开发银行公开过其采购合作伙伴国的有关数据,但这些数据表明,仅在2019年,中国企业就从这些机构获得了价值74亿美元的合同,占合同价值总额的14%。这反映出多边开发银行采购规则中对于报价的倾向性,也反映出中国公司在基础设施领域的重要地位。通过参与多边开发银行的合同,中国企业积累了丰富的海外运营经验。

  报告认为,中国在多边开发体系中的足迹主要体现在五方面:一是多边主义规则主要是将股权和贡献度与经济规模相关联,因此中国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国家地位;二是过去十年里,中国对多边机构的自愿捐款大幅增加;三是中国作为出资方和股东地位上升的同时,中国政府持续跻身多边机构的“大客户”之列;四是中国从多边机构中获得了商业收益,中国企业在多边开发银行采购中名列前茅;五是与其他大国的做法一样,中国也在多边体系的关键领导职位上寻求代表权。

  近年来,美国对中国参与多边体系的态度不明朗。在莫里斯看来,华盛顿方面不应对中国在多边开发体系中的独特作用表现得过度担忧。美国应当进一步认识中国在多边体系中的价值,继续与其他国家政府一道支持中国对国际多边体系作出更多贡献。要想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新冠肺炎疫情等全球性挑战,需要中国与其他国家政府在多边体系内开展紧密合作。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