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的沟通和协作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通过创建和分享信息,人们扩大了人际关系网络,同时也加速了信息传播速度。可以说,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年轻人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交流和娱乐方式。面对这一新发展趋势,高校作为科技创新和应用的前沿,也正在积极探索社交媒体与传统教育方式的融合性发展模式,以期更好地建立师生沟通渠道、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扩大学校知名度。与此同时,随着高校对社交媒体平台依赖程度的提高,也要警惕算法偏见、数据隐私权滥用等技术原因产生的不利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相关学者。
社交媒体激发高校创新
社交媒体可以为高等教育发展带来诸多便利。正如加拿大阿萨巴斯卡大学(Athabasca University)远程教育中心教授特里·安德森(Terry Anderson)所言,如今高校里超过90%的学生使用社交软件交流,高等教育机构也迫切希望在社交网络中扩大影响。高校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可以向外界展现其价值观念、文化内涵以及最新学术成果和成就,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基于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环境,可以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机会,增加学生间、师生间的互动,创建多元化的学术氛围。同时,社交媒体在高校得到广泛应用,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媒体和数字素养,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校园活动。例如,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可以将传统营销技术与数字技术结合,利用社交媒体,实现精准营销,通过分析众多的社交媒体用户群体,进行市场调查并建立分销渠道。传媒专业的学生也可以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应用传播理论知识,如通过信息分享功能锻炼提升传播技巧。对于研究人员而言,社交媒体可为提升专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创造条件。例如,研究人员可以就学术问题进行更大范围的互动,还可以利用社交媒体进行热点追踪。不过,也有研究发现,高校中的研究人员更愿意与同事进行社交媒体互动,而不是学生。由此可见,高校教师虽然对社交媒体技术颇为了解,但是对于如何在教学中应用社交媒体这一问题,他们还应多下功夫。
广泛应用社交媒体技术可以激发教育模式的创新,但想要将其与传统的教育方法相融合,尚待学者不断探索。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教育学院高级讲师保罗·埃文斯(Paul Evans)对本报记者表示,不同学科拥有不同的学习模式与环境,历史老师与科学老师在课程中对社交媒体工具的使用应该是有所不同的。在教育领域应用新技术总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并不是所有技术创新都能在短时间发挥作用。
警惕数字技术的缺陷
埃文斯对社交媒体技术促进高校创新持积极态度,不过算法偏见、隐私权、数据安全等问题所带来的隐患令他担忧。社交媒体平台是在商业运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创建的目的并非针对教育领域。这些平台为了广告收入等商业利益,必定会不断收集使用者的数据痕迹,从而进行广告推销。除此之外,社交媒体平台还会利用算法优势,不断给使用者推送同质性消息,屏蔽异质性消息,让使用者很难接收到不同意见,这将导致使用者在网络中处于一种“自我隔离”的状态,长此以往就会失去对事物的批判能力、鉴别能力和分析能力。
社交媒体平台不断收集使用者的性别、年龄、职业、习惯等数据,同时结合数据以及人工智能方法就可以对人类的健康、财富、缺点、喜好等进行了解。一旦这些数据被滥用,会对人们造成直接伤害。面对社交媒体技术存在的一些缺陷,高校应该积极利用自身优势,最大限度地规避劣势,不同的学科也要根据自身特点,提升课程的数字化水平。
合理利用社交媒体平台
2014年,英国教育部制定的“卓越科研评估框架”(Research Excellence Framework),对英国高校科研领域的评估体系进行了改革,相对公正的评估体系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较大影响,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剑桥大学研究人员分析了从2014年开始提交给英国教育部用来评估的1675份论文后发现,超过25%的论文作者提到了自己的成果在社交媒体平台获得的关注者数量或点赞分享次数。这些作者以此来证明其研究成果产生的影响力。在剑桥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员马克·卡里根(Mark Carrigan)看来,用社交媒体平台的相关数据衡量研究成果的影响力并不明智。因为,社交媒体平台是由不透明的、基于算法等的技术手段驱动的,一旦这种评估指标与英国“卓越科研评估框架”结合,就会影响科研成果评估的真实性。
对于学者来说,社交媒体应该是分享学术成果的平台,而不是以在社交媒体上的“热度”作为学术影响力的判断依据。卡里根认为,社交媒体平台的统计数据仅代表某位学者的活跃度,但不能说明某项研究成果的影响力。例如,一些“冷门”学科可能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很难获得较高的关注度,但并不能说明相关研究的影响力不够。当前高等教育领域正在全力拥抱数字平台,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越来越多的小组讨论、研讨会等都转移至网络空间,我们在接受数字技术的同时还应该看到数字技术是存在一定缺陷的,在应用过程中应该对其进行必要的甄别。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