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于11月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随着大会日益临近,英国开展了一系列聚焦气候变化的研究和活动。日前,英国文化教育协会高级政策分析师艾莉森·贝利(Alison Baily)和政策与对外关系主管莎拉·贾尔斯(Sarah Giles)在该协会官网发文,通过英国的案例研究,介绍了如何通过软实力增进世界各国关于气候变化等全球议题的交流并最终促成各方达成共识。
重视软实力的作用
贝利表示,当今世界,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解决全球性挑战,很多跨境挑战只能通过多边行动来应对。但国际合作需要让持不同价值观、不同利益的广泛行为体就共同的行动方案凝聚在一起,因此,合作十分复杂且困难。过去,各国在国际社会中更多依靠军事和经济实力达成自身目标。然而,在21世纪更加多极化、联通化的国际秩序中,软实力与硬实力同样重要。
对于英国而言,软实力是塑造外交政策和打造国家形象的重要力量。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3月在对英国外交政策进行总结时提到,英国全球影响力有几大宝贵财富,其中包括外交网络和英国文化教育协会。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在1月发布的一项国际事务报告中提到,英国的软实力,尤其是蕴含在语言、高等教育、媒体和公民组织中的软实力,能够增强英国的全球影响力和在制定全球挑战解决方案中的协调能力。
贾尔斯表示,2021年是英国在多边合作中扮演关键角色的一年,包括主持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七国集团峰会、联合主办全球教育峰会等,英国将利用自身国际声誉和网络关系,促进一系列国际谈判顺利达成目标。
打造良好的文化关系
贝利提到,英国政府希望此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能够反映全世界不同群体、不同社会组织的关注和需求。为此,打造文化关系将在创建和维系网络和交流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密切的文化关系能够促成涵盖多群体、多视角的国际合作。通过艺术、教育、语言等领域的文化关系在不同民族之间建立了解与信任,并为增进国际联通与合作搭建平台,这对于应对全球议题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前,英国文化教育协会通过艺术、教育、语言等项目触及全球2亿余人。其中“气候连结”项目聚焦政策决策者、艺术家、科学家、教育者、商业领袖等群体,旨在促使他们就气候变化解决方案展开探讨与合作。该项目特别强调,要让年轻人走进环保行动的舞台中央,因为他们会因环境问题受到更多影响,同时他们能够参与更长久的行动。提升年轻人参与度能够产生长期影响,为互相信任、尊重和理解打下坚固的基础,进而带来有效的合作。无论是学术交流、语言培训还是文化体验,文化关系都是促使全世界各行各业年轻人参与项目的有效途径。
为探究文化关系的影响,英国文化教育协会与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合作组织了“大对话”研究项目,佐证了文化关系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该项目第一阶段在4月启动,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国际文化关系合作情况,并于6月发布了相关研究成果,从气候变化视角探究了人们在国际合作领域的价值观与态度。贾尔斯表示,价值观能够塑造人们的态度和选择偏好,进而影响社会规范与公众舆论,是气候变化合作中要考量的重要因素。该研究总结了促成全球针对气候变化展开全球高效对话与合作的多项举措。第一,加深对不同利益相关方视角与关注重点的理解。调查显示,作为世界大型经济体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案的重要参与者,中国、印度和墨西哥对环境举措表现出强烈的支持,大部分受访者愿意为保护环境和可持续性发展作出贡献;而日本则将维持经济地位的重要性摆在环境保护之前,大部分受访者不愿接受为保护环境作出贡献。第二,建立多元的全球合作网络。研究人员发现,文化关系项目为推动关于环境议题的国际合作提供了具有吸引力的参与平台。这些项目连接社会各层级的行动者,通过促进持续参与、增进信息与思想交流,打造基于信任的关系,助力解决棘手的环境问题。第三,以对话的方式扩大不同社群对气候变化的认知度与参与度。教育和沟通是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的重要渠道,而文化机构是完成这一任务的首选。艺术与文化是连接不同群体的有力途径,可以为气候议题提供不同视角。第四,坚持价值导向,促进国际合作。研究人员发现,特定价值观在深化对话与合作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朝着共同目标努力的同时,评估文化和环境的差异,对于就气候变化等议题开展有效国际合作很重要。很多被认为是促进国际合作的好方法,如互惠互利、因地制宜,都强调了价值意义。这些价值意义是打造文化关系实践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上述研究及相关活动,凸显了打造良好文化关系在为应对气候变化全球的行动赢得信任、构建多样化网络等方面起到的独特作用。在贾尔斯看来,这种信任与网络,将成为全球致力于环境行动的所有利益相关方的宝贵财富。想要在多极化、高度互联的世界中改善全球性议题的合作状况,各国应当重视文化关系的作用,从而为协调不同国家采取高效行动创造有利条件。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