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幸福哲学理论更具实用价值
2021年05月28日 08:1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5月28日第2175期 作者:赵琪/编译

  本报综合外媒报道 近日,英国剑桥大学艺术、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中心官网刊发该校哲学系讲师安娜·亚历山德罗娃(Anna Alexandrova)撰写的文章。亚历山德罗娃在文中提到,在哲学中,“幸福”(Well-Being)指的是本质上或非工具上对某人有益的东西。财富作为工具性商品只是人类达成某种目的的手段,幸福才是让人变得美好的东西。然而,幸福不仅仅是哲学领域的术语,它还与其他不同的学科领域息息相关。

  目前,让哲学家对“幸福”下定义时,他们往往会将其放在传统的伦理学和元伦理学(metaethics)语境下进行分析。“幸福”在这种定义下所呈现出来的价值不是道德价值、审美价值,更不是政治价值,而是审慎价值(prudential value)。

  亚历山德罗娃认为,关于幸福的哲学解读是非常抽象的。我们应该打破这一模式,提出适用于每个人的幸福哲学实践,这就需要我们从最普遍的层面探讨构成幸福的要素。例如,幸福最终是由积极的价值体验(positively valenced experience)(享乐主义)、特定欲望的满足(欲望满足理论)构成的,还是由一些客观的目标(客观清单理论),诸如知识、美德和健康的身体等构成?无论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都会引出一个更深入的问题,即我们如何将“高级”的幸福哲学理论转化为各种“中级”幸福哲学理论。所谓的“中级”幸福哲学理论,是指对特定环境下特定类型的人的幸福感的解释,譬如儿童的幸福感。一般来说,中级幸福哲学理论更具实用性价值,可以用作政策实践的基础。

  那么,幸福的衡量标准和中级理论是如何构建的呢?亚历山德罗娃认为,早期的幸福概念来自经济学领域,20世纪经济学家设计了与幸福相对应的偏好满意度。而衡量偏好满意度最直接的方法是观察人们的行为,特别是消费行为。简单地说,人类能负担得起的商品和服务越多,其境况就越好。因此消费和收入成为衡量幸福的主要指标。到了20世纪中后期,社会学家将经济行为之外的“社会指标”纳入幸福的衡量范围,包括儿童死亡率、受教育机会、预期寿命等。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幸福还成为心理科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家又将类似人格这种类型的指标,纳入新的统计和调查范围进行探索。在幸福心理学中出现了两种研究方法。在第一种方法中,幸福被理解为效价心理状态(valenced mental states),即人类可以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很少经历消极心态。在这种研究方法中,幸福通常都是通过被调查者的自我报告进行汇总和分析的。第二种研究方法是通过对一个人整体生活状况的判断,来衡量其是否幸福。在这种方法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可以自由地将情绪以外的因素纳入其中。它不同于“客观”的幸福指标,因为如果人们觉得自己的消费行为与幸福无关,他们可以自行忽略。随着这些经济、社会和心理测量方法的发展,幸福的衡量指标开始引起政策制定者的注意。

  可以说,衡量幸福的指标从最初的经济指标(如GDP)逐渐转向了主观指标。这一转变引发了人们对这些幸福概念的进一步研究,让未来有关幸福的研究更全面、衡量指标构建模型更健全,这对人类进步具有积极影响。(赵琪/编译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