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探索学术传播新模式
2021年04月09日 09:1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4月9日第2143期 作者:本报记者 赵琪

  4月初,剑桥大学出版社宣布已经与超过140家美国高等教育机构签署了开放获取(open-access,OA)协议,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阅读这些机构所发表的学术文章。开放获取这种新的出版模式,能否促进学术交流,尚待学术界进一步探索。针对开放获取出版模式的一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相关学者。

  开放获取模式蓬勃兴起

  作为学术传播的重要载体,学术期刊既承担着公共知识记录者的责任,又肩负着促进学术界内外交流的使命。美国阿肯色大学 (University of Arkansas)学术交流办公室主任梅洛迪·赫尔(Melody Herr)提到,近年来,学术出版模式发生了变革,其中以OA模式的兴起最为明显。OA模式源于一小部分学者的倡议。他们提倡,在网络上自由分享知识,特别是要将受政府资助的公共研究成果公之于众。目前,这一倡议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响应,甚至成为一些传统学术出版机构探索新的出版方式的最优路径之一。OA模式的迅速发展离不开政府与学术组织的大力支持,欧盟在2016年就曾发表声明,所有受欧盟公共资金资助的项目,其成果需要在2020年以前发表在OA期刊上。

  德国布伦瑞克工业大学(Technische Braunschweig)社会科学学院科学传播研究所教授莫妮卡·塔迪肯(Monika Taddicken)对学术传播颇有研究。据她介绍,2002年布达佩斯开放获取计划(Budapest Open Access Initiative)的公布,是OA模式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此后,全球OA论文发表率也从2003年的2.9%,上升至2017年的27.9%。目前,OA论文发表主要有两种路径:“黄金OA”(gold OA)和“绿色OA”(green OA)。“黄金OA”是指通过OA期刊发表的论文,其内容从发表那刻起就可以供大家免费阅读,不过论文作者需要给出版机构支付一定比例的费用,以维持出版机构的运营。“绿色OA”是指学者在个人网站或学术机构网站上传其研究成果供大家阅读讨论,学者无须支付任何费用。OA模式受到学者关注的主要原因是,相较于传统学术期刊,OA期刊可以将学术成果及时传播出去,在短时间内有效提升学者的学术影响力。

  重视开放获取模式潜在问题

  尽管OA模式作为热门的学术传播方式受到追捧,但其潜在问题也应得到重视。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蒂莫西·道尔(Timothy Doyle)对本报记者表示,有学者对OA期刊持谨慎态度。一方面,当前OA期刊的声誉和影响力远不如传统学术期刊。另一方面,在一些OA期刊发表论文时需交费,这对部分学者而言是一项不小的负担,特别是一些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研究人员几乎无力承担这笔费用。

  由此可见,目前OA模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高校、出版服务机构、国家和国际层面的政策措施,是决定OA模式未来是否能够得到大范围推广并助力塑造良好学术传播环境的关键。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图书馆学术出版专家安娜丽丝·泰勒(Anneliese Taylor)看来,对于大多数学者来说,驱使他们在OA期刊发表论文的动力是文章的可访问性。然而,目前OA期刊的质量和声誉还有待提升。特别是一些OA期刊的刊发标准不够明确,刊发论文的水平也参差不齐,破坏了学术生态,造成错误信息的溢出,误导了民众,更损害了学术发展。

  探索开放获取模式未来发展道路

  目前,在全球层面,关于OA模式的制度性框架还未完全建立起来,不同国家对OA期刊的态度也有很大差别,以至各国学者对OA期刊的认知缺乏统一性。

  泰勒建议,OA期刊应该跳出以盈利为目标的传统思路,转由专门的学术组织和团队经营管理。只有建立一套可靠的审稿流程来提升OA期刊的学术质量,才能逐渐吸引更多高质量论文通过OA渠道发表。

  尽管OA模式目前存在很多争议,但泰勒对其未来发展持乐观态度。她认为,OA模式所倡导的知识共享,是很多学者的心声。未来,随着OA期刊标准的进一步完善以及框架体系的进一步确立,学者在OA期刊发表论文的比例会逐步升高。

  赫尔提到,未来信息的传播不但要通过免费在线阅读等技术手段来实现,更应该为读者推荐符合其需求的信息。OA期刊是知识迭代生产的一部分,并为学者之间、学者与普通民众之间的交流创造了更好的条件。未来,OA期刊的发展应以研究人员和读者的需求为核心。总之,学术传播的理论与实践、规范与实际操作之间存在很大差距。对于OA期刊发展的争论也必须触及更加深层次、复杂的问题,如此才能使其更加符合当代以及未来的学术传播要求。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