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外媒报道 近日,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官网发文称,目前来看,英语仍是全球科研活动中占主导地位的通用语言,这为知识转移制造了障碍。人们对英语世界之外的学术成果了解很少,说明当前主流的知识生产与分享活动存在不平等。该文由英国罗汉普顿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克里斯滕·贝尔(Kirsten Bell)与牛津大学教育学系副教授大卫·米尔斯(David Mills)共同撰写。
20世纪60年代,英国科学历史学家德瑞克·约翰·德索拉·普莱斯(Derek John de Solla Price)首次发布模拟科学期刊增长的数据。他的结论建立在学术出版面临各种现实限制的基础上,如某一个体在一生中可以完成的出版物数量、生产这些出版物所需的科学家数量等。普莱斯的研究结果显示,学术出版的高峰已经过去。然而,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每过10—15年,科学期刊论文的数量就会翻倍,且这一趋势仍在延续,推翻了普莱斯的预测。
贝尔认为,学术出版物呈现指数级增长的原因很多,出版方式从纸质印刷到数字出版的转变是其中之一。同时,当下还出现了越来越多不重视稿件质量、一味追求发稿数量的期刊,这一问题不容忽视。
由于对非英语国家学术出版物缺乏了解,全球学术出版物的总量目前难以确定。虽然当前的数据并不完整,但是贝尔与米尔斯尝试制作了展示全球学术出版格局的可视化图表,将已知和未知的部分都体现出来,旨在描述人们对非英语世界的学术成果知之甚少,以及对全球学术出版格局的看法已经被“科学网”和“斯高帕斯”等主流数据库影响。“科学网”是获取全球学术信息的重要数据库,但这一数据库也只覆盖全球已出版期刊的一小部分。当人们将目光聚焦英语世界之外的文献时,其覆盖范围更是有限。
英国剑桥大学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全球有超过1/3的科研成果以英语之外的语言发表。剑桥大学生存风险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天野达也(Tatsuya Amano)表示,人们通过“谷歌学术”网站检索信息时,会发现大量非英语类科研成果。对非英语类科研成果的忽视,不仅会减少研究人员对相关信息的获取,还会使人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产生偏差,从而导致非英语国家的知识转移出现不平等。因此,在评估有影响力的全球学术出版物时,应同等考虑以非英语语种出版的科学文献。 (王俊美/编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