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加强中非教育合作
2019年07月01日 08:5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7月1日第1724期 作者:本报记者 张君荣 通讯员 单敏

  6月26日,“全球治理:中非教育合作与人文交流”研讨会暨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中非教育合作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浙江金华举行。中非学者认为,中非合作尤其是中非教育合作,应重点聚焦于对中国教育发展与减贫工作经验的总结和推广,着力帮助非洲国家探寻适合其自身发展的道路。

  浙江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蒋国俊认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中非双方共同的使命。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中非教育合作研究中心的成立,旨在进一步深化中非教育合作与人文交流研究,对接“一带一路”建设,助推中非关系发展。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表示,教育合作和人文交流对于中非合作具有基础性的意义,直接惠及中非青年人和普通民众。教育、减贫与人文交流是中非合作“八大行动计划”的重要领域和内容。非洲的发展可以借鉴中国的发展经验,中非教育合作应重视强化国际人才培养,着力提升人才队伍的国际化意识与能力,尤其是多语言能力。当前,急需培养熟练掌握一门或多门非洲本土语言、熟悉非洲当地文化的综合性人才。

  尼日利亚乔斯大学校长麦克马·萨拜斯塔关注非洲减贫与教育发展问题。他认为,中国减贫工作成效显著,非洲国家应在教育领域更多地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加强交流,开展教育合作,创新方式方法,同时促进跨国家和跨区域减贫合作。中非教育合作有助于非洲青年学生学习中国的减贫经验。

  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学教育改革中心主任尼克·克鲁特介绍称,高等教育在促进社会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南非政府在促进高等教育公平、推动高等教育治理民主化、通过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扶贫基金会国际发展部主任伍鹏认为,教育不平衡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加大对贫困人口的教育投入与教育支持服务,能提高贫困人口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尼日利亚伊巴丹大学副校长艾卡诺拉·巴巴多德探讨了减贫、教育合作与非洲社会发展问题。他认为,跨国界合作和全球协作是实现联合国2030议程提出的“无贫困、零饥饿、优质教育”目标的关键。中非合作给非洲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中非教育合作应重点致力于提升非洲青年人的劳动技能,帮助非洲国家提升自主发展能力。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万秀兰认为,伴随非洲经济的复苏和发展,非洲的大学正处于由教学型大学向科研型大学转型的重要时期。中非大学开展科研合作,应充分兼顾中非双方各自目标,提升双方获得感,加强平台建设,优化合作机制,提升合作效果。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副院长徐薇表示,中非教育和人文交流涉及众多行业、领域,需要政府、高校、行业等各方的共同努力。

  会议由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主办,会上发布的《中国—南非人文交流发展报告》全面介绍了中国与南非之间的人文交流历史与现状。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