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评估有助澳弱势群体脱贫
学者建议设计更深层的介入方法
2018年03月02日 08:0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3月2日第1402期 作者:本报记者 王晓真

  贫困在澳大利亚是一个棘手问题。2月23日,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墨尔本应用经济与社会研究所研究员尼古拉斯·埃罗(Nicolas Herault)、弗朗西斯科·阿兹皮塔特(Francisco Azpitarte)以及盖伊·约翰森(Guy Johnson)在对话网发文,介绍了他们对澳大利亚贫困问题,尤其是弱势群体贫困状态的最新研究发现与思考。

  持续贫困的可靠评估不足

  像很多其他发达国家一样,在澳大利亚只有少部分人口面临持续贫困的问题,对大部分家庭而言,贫困只是暂时性境遇。然而,即便是少数人的问题也不容轻视,甚至应对起来更加复杂。

  埃罗等人表示,如今,关于持续贫困问题的研究所使用的证据大多是基于针对全体人口的长期调查。这些调查能够提供关于全体人口的一般性、广泛性事实,但在把握持续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上能力有限,因为这一群体在总人口中占比很少。这就造成难以得出对弱势群体贫困程度的可靠评估。

  《澳大利亚家庭、收入及劳动力动态调查》(The Household, Income and Labour Dynamics in Australia Survey,以下简称“HILDA调查”)报告显示,2015年有逾200万澳大利亚人口处在贫困线以下。埃罗等人的研究则采用了墨尔本应用经济与社会研究所“归途”(Journeys Home)调查项目中的数据,追踪调查了全国将近1700位接受福利救济者,他们被澳大利亚联邦福利局认定为无家可归或失去居所的极高风险人群。这类人群因在一般性的贫困研究调查中难以被凸显出来,往往是最难以展开调查的对象。

  “归途”调查项目则对这类人群所面临贫困的普遍性和持续性进行了更加细致的评估。依据这一数据,研究者发现,澳大利亚最弱势群体中只有不足15%摆脱了贫困,且每年摆脱贫困的人数也比同期HILDA调查中的数据要少得多。在该研究中,埃罗等人拟定的贫困线为家庭收入中位数的60%,这是高收入国家常用的评估标准。但即便是改变贫困线标准,该研究与HILDA调查中对贫困情况的评估仍存在差距。此外,与HILDA调查中贫困人口的情况相比,埃罗等人此次研究中被调查对象的弱势程度更加严重,而且在更多方面展现出弱势地位,例如,受教育水平更低、更难受到雇佣、入狱率和罹患精神疾病的比率更高等。

  厘清贫困的多面性

  研究显示,弱势群体面临的贫困问题和弱势地位体现在收入、教育、健康等诸多方面。尽管贫困问题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历史,但人们对于“贫困”或者“弱势”的定义和评估方法仍旧存在分歧。

  对此,阿兹皮塔特认为“社会排斥”(social exclusion)或许是一种有用的评估方法。很多对家庭财富的评估方法远未能明确检测出那些遭遇社会排斥风险最高的人群,也无法描述他们被排斥的程度。事实上,有大量人口面临被社会排斥的风险。阿兹皮塔特此前的研究显示,身体残疾或长期健康状况不佳的人群中有超过一半的人遭遇过社会排斥。

  埃罗等人表示,“贫困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暂时性境遇”的观念深深影响了澳大利亚福利政策的设计、实施以及评估。如果贫困只是暂时性现象,那么可以采取保险的形式来补充贫困时期的收入。然而研究结果显示,对于长期弱势群体而言,其终生难以摆脱贫困境遇的可能性比之前所认为的要高得多。

  埃罗等人认为,对于长期陷于贫困境遇的人口,帮助其摆脱贫困的介入方式与暂时性贫困非常不同。帮助这一人群找到脱贫的路径需要设计更深层的介入方法,包括制定和实施定向的医疗、教育和社会政策等。如果能更深入了解深陷贫困境遇的弱势人群,意识到致使一些家庭难以走出贫困的体制性和结构性障碍,则有助于澳大利亚的福利体系进一步完善。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