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驱动世界可持续发展
2018年02月23日 08:0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2月23日第1397期 作者:本报记者 侯丽

  经济危机、气候变化、种族主义等问题在21世纪的今天轮番上演,人类社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些危机严重影响了全球可持续发展,全球治理急需全球化的解决方案。近日,“对话”网刊文称,教育或许可以作为突破口,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引擎。

  教育影响人类历史变革

  文章称,世界不平等的显著特征之一是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大约500年前,全世界只有大约1%的人可以获得教育文凭,也就是说,只有极少一部分人可以通过教育获得文化和其他社会资源。宗教领袖马丁·路德在反抗欧洲天主教所形成的宗教和社会秩序时,坚持认为读写能力应该是人类社会中的一种普遍存在。从世界范围来看,人类历史上的许多重大变革和发展都可以归因于教育领域的重大革新。

  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统计学教授沃尔夫冈·卢兹(Wolfgang Lutz)在与德国柏林人口与发展学院院长雷纳·克林格霍尔兹(Reiner Klingholz)共同撰写的书籍《谁将幸存?教育和人类的未来》中表示,影响人类生存繁衍的关键因素并非气候或自然资源,而是教育。另外,他们认为,在解决不平等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上,今天的德国可以从历史和最新科学研究中广泛吸取经验。

  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学教育经济学家马丁·古斯塔夫松(Martin Gustafsson)表示,教育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人们的素质,可以帮助人们活得更健康、更长久;而公民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对于增强人们的社会协作能力同样重要。比如,古巴在应对飓风带来的自然灾害以及解决相关社会问题上的表现,比海地等国家要出色得多,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古巴良好的公民教育。

  解决全球治理难题的突破口

  在教育普及方面,古斯塔夫松介绍说,部分非洲国家如尼日利亚,青少年的基础教育普及率较高。另外,如毛里求斯,在20世纪60年代就制定了国民整体素质教育的政策,这一决定在今天仍发挥着重要的积极影响。古斯塔夫松认为,教育普及对于消除贫困,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在非洲已经出现了很多教育领袖,他们希望通过不同层面的教育运动,提高整个国家和社会的人口素质,借此促进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转型升级。

  从世界范围来看,古斯塔夫松提到了中国,他认为卓越的基础教育对于今天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功不可没,也是中国对世界发展作出的贡献。

  据了解,近60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直致力于促进和改善教育,在“联合国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计划”(2005—2015)中,对“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界定,包括让学习者获得确保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技能、能力、价值观和知识的教育;各个层面和各种社会环境(家庭、学校、工作场所、社区)中的教育;通过让个人和社区享受各自的权利、履行各自的义务来培养负责任的公民并促进民主的教育;促进终身学习的教育;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教育等。相关学者认为,教育可以帮助公民更好地应对现在和未来的挑战,可以帮助领导者作出有利于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有关学者表示,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优秀的教育必须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性。只有教育本身是可持续发展的,才能更好地促进个体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古斯塔夫松认为,教育已经被许多国家认为有助于防范各类风险和威胁,有助于社区之间实现互相理解,有助于控制人口、扩大创新型人才队伍。显然,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世界需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及其培养出来的人才。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