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金融市场的宏观审慎监管
2017年12月06日 09:0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2月6日第1346期 作者:本报记者 姚晓丹

  2008年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造成重创。如何保障金融市场稳定性,防范危机再次发生成为全球学者的研究重点。法国《回声报》于11月24日刊登了对法国经济学家、巴黎第十大学荣誉教授米歇尔·阿格里艾塔(Michel Aglietta)的专访。阿格里艾塔表示,目前人们的投资热情过高,股票价值被高估,可能会造成杠杆率上升、对实体经济投资减少等后果,并对金融机构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本报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有关专家学者。

  谨慎对待股市上涨

  近期欧美股市普遍处于上涨状态,越来越多的资金流入证券市场。但阿格里艾塔表示,即便目前全球经济增长态势较好,人们对股市的估值也过高了。利用席勒市盈率(Shiller PE Ratio)可以看出这一点。席勒市盈率,是由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罗伯特·席勒(Robert J.Shiller)提出的,它的计算方法是把经通胀调整的股价除以过去10年的实际平均盈利。相较于仅用过去1年盈利计算出来的市盈率,席勒市盈率更为客观,可以消除经济周期等因素对盈利的波动性影响。以美国股市为例,在历史上,美股的席勒市盈率只有两次超越了当前水平,即1929—1933年经济危机发生之前和2000年前后“互联网泡沫”破裂之前。由此可见,当前情况应被谨慎对待。

  阿格里艾塔表示,目前问题在于,债券、不动产和股市等方面均存在一定泡沫,但其他领域的投资收益率又很低,这就迫使投资人不得不使用较高的债务杠杆来获取更高回报。但由于当前市场波动性较小,资产价格上涨又增加了金融机构自有资产和潜在抵押资产的价值,金融机构很可能出现“灾难短视”,忽视金融市场的脆弱性,并在处理相关问题时不够谨慎。这也是2007—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前的情况。

  他还表示,当大量资金涌入证券市场,而非实际生产活动时,不仅会降低金融市场稳定性,实体经济也会受到不利影响。用于实际生产的投资不断减少,无疑会阻碍企业研发和创新,并导致生产率增长速度放缓。例如在欧洲,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生产性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下降,金融危机发生后,这一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如今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乏力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平等和信贷水平互相影响

  阿格里艾塔表示,部分企业并不是通过生产活动,而是通过其他外部途径获取利润。为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它们大量使用金融杠杆,使通货膨胀从物质财富转移到了资产。对实际生产的投资减少,造成了非常不平等的收入结构。这种社会不平等问题不仅迫使那些低收入群体要依靠借贷满足自身消费需求,而且由于难以准确把握市场需求,企业不敢进行大规模生产投资,由此形成了恶性循环。

  法国里尔大学经济学教授杰罗姆·哈利考特(Jér?觝me Héricourt)对本报记者表示,不平等与借贷之间的因果关系并非微不足道,借贷增长过快正是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在不平等问题在许多国家广泛存在,并呈恶化趋势,因此有必要了解并正视不平等问题。现有学术研究已经明确,不平等通过两条路径影响信贷,一是直接影响信贷需求通道,二是间接影响信贷供给通道。根据法国国际展望与信息研究中心最新研究显示,不平等水平变化确与家庭信贷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该项研究数据覆盖了1970—2012年间44个国家,研究发现,基尼系数每上升1%,家庭信贷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就会上升3%。不平等问题的变化动态,可以解释在1995—2011年间信贷总额占法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何会上升22%。

  哈利考特认为,在收入不稳定的状况下,使用信贷可能是一个合理解决方案,这使得人们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平滑消费。然而如果个人收入无法提高,这种情况也会变得难以持续。这正是大部分发达国家面临的问题。在2005—2014年间,近1/4的发达国家家庭收入增长出现停滞或下降,如果这些人无法偿还自己的债务,危机就可能再次爆发。

  宏观监管仍需加强

  巴黎第一大学经济学讲师热兹贝尔·库佩-苏贝朗(Jézabel Couppey-Soubeyran)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金融危机发生后,货币、银行和金融稳定性等问题成为法国宏观经济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如今人们重新发现,银行和金融体系本质上是不稳定的,为修复它给实体经济造成的损失,我们需要付出极其昂贵的代价。金融危机不会自行消失,需要投入足够精力预防危机再次发生。尽管有人表示金融监管改革可能会影响经济增长,但最近研究显示这种情况并不会出现。事实上,如果金融业规模过于庞大,反而会对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为它会变得更加不稳定。金融业过度发展,如果再加上超高利润和与其他行业相比过高的薪资,还可能造成“人才真空”,扭曲人力资源分配,进而损害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

  阿格里艾塔认为,尽管金融危机发生后,各国央行制定了一些宏观审慎监管措施,但重要的是将这些措施落到实处。通过制定反周期政策,在金融泡沫形成之前制约杠杆的发展膨胀,禁止过度利用杠杆进行融资。增加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市场透明度,设立由各国央行共同监督的多边清算机构对私营金融机构间的票据结算行为进行监督。在加强约束的同时,也要促进金融业者主动开展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经营活动,令金融活动服务于生态转型、科技创新,引导资金向实际生产活动流动,减少证券市场泡沫。

  他还表示,中国有着西方国家没有的长远眼光,将市场和计划、公共和私营部门很好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统筹规划不仅能令资金真正为经济发展服务,满足加强环境治理等方面需求,还使中国站到了技术创新的前沿。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