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合组织建议维持科研资助力度
政府减少科研资助阻碍创新发展
2016年12月23日 08:0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12月23日第1116期 作者:本报记者 赵媛

  12月8日,经合组织官网发布报告《2016年科学、技术及创新展望》(The OECD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Outlook 2016)。报告显示,时值全球气候变化挑战及人口老龄化挑战严峻,然而多国政府科学技术研究资助下降,可能对创新构成威胁。近日,本报记者就科研资助下降原因、科研经费降低如何影响创新发展等相关问题,采访了专家学者。

  降低预算影响创新发展

  报告提出,应警惕一些国家出现反全球化、反移民情绪,因为创新往往来源于科学家、学生、企业家跨越国界开展职业生涯及合作。

  报告显示,政府及高等教育机构研发开支数据收集最早始于1981年。政府及高等教育机构的研发经费多由政府拨款支持,此项经费在经历近30年增长后,在2010年开始趋于平稳,并于2014年首次出现下降趋势。政府研发总支出大部分由公共部门支出组成,还包括私营部门接受公共拨款。随着国家政策向国家养老金、社会健康等公共开支倾斜,多国政府研发总支出也出现下降趋势。对比2000年与2015年政府研发预算占总预算比例可发现,尽管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增加了政府研发预算比例,但澳大利亚、芬兰、法国、西班牙、英国、美国等国减少了政府研发预算份额。在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经合组织地区国家政府研发总支出呈现下降趋势。

  美国圣约翰大学环境学副教授马修·唐纳利(Matthew Donnelly)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经合组织此份报告中警示了科研经费下降的现状。当下,人类面临气候变化、环境污染、人口老龄化、不平等、贫困等国际性挑战,工业国家领导人不应在此时减少科研预算。唐纳利认为,降低科研经费将影响正在进行的长周期科研项目,也可能打击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同时,一些国家在科研跨境合作政策上降低开放程度也引人忧虑,此举将减少科学研发国际合作的机会。

  科研资助利于宏观调控

  经合组织报告预测,政府研发支出在未来可能保持现阶段水平或呈现下降趋势。经合组织中的一些国家公共财政压力增大、经济增长放缓,是政府研发支出呈现下降趋势的部分原因。当下,相较于向大学等科研机构提供研发资助,政府更倾向于为企业提供研发税收激励政策,这进一步影响了政府研发支出在公共部门以及私营部门间的分配平衡。这也意味着政府将研发资助更多地分配给了新产品研发或利润相关研究,而非基础研究,但基础研究恰恰是产生创新性突破的来源之一。

  虽然经合组织地区的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研发资金在总研发资金占比不到30%,但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承担了超过3/4的基础研究工作。他们经常进行长期、高风险的研究,包括一些有潜力转化为有形社会效益的项目。例如,人工智能和个性化医疗这两个创新领域。

  近年来,慈善机构、基金会等已经成为大学研究越来越重要的资助者,特别是在健康领域,社会慈善机构经常资助罕见病或热带疾病的研究。这将对未来的公共研究议程产生影响。

  唐纳利认为,如果研究人员无法获得政府资助,可能被迫寻求其他资助渠道,如私营部门,而私营部门更倾向于以盈利为导向。维持政府科研资助有利于宏观科研发展,有利于综合治理气候变化等国际性问题,并将有益于全世界每个人。

  创新发展驱动经济增长

  经合组织科学技术与创新总监安德鲁·维克夫(Andrew Wyckoff)表示,经济增长取决于创新,创新对于解决人口老龄化、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至关重要。科技研发无国界对于未来创新发展及人类生活水平提高都很关键。不同的国家政府研发有不同的侧重,如卫生和医学科学研发占美国公共研发总支出的24%,英国占22%,加拿大占17%,而能源研发支出占墨西哥总研发支出的19%,日本占11%,韩国占9%。随着全球人口变化及气候变化影响逐渐增加,各个国家的研发重点也将发生变化。

  唐纳利表示,面对严峻的挑战,维持科研资助有利于人类社会找到创新解决方案,提升平均受教育水平,提高医疗保健项目质量,创建更清洁、绿色的能源系统。

  报告还提到,全球范围内,在政府和高等教育机构进行的研究中,超过1/3的研究是在非经合组织国家进行的。2014年,美国、中国、日本、德国和印度五个国家公共研发占全球公共研发的59%,反映了这些国家公共研发投入的规模。在未来,像非洲一样人口快速增长和国内生产总值快速增长的经济体,可能成为更重要的参与者。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