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民族群体艺术活动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2年12月22日 10:5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2月22日总第2557期 作者:王婷  张积家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都继承了丰富的优秀民族文化传统,这些民族文化传统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民族群体艺术活动作为少数民族群众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的智慧创作,是民族群体思维的反映,也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借助于民族群体艺术活动,能够启发各族人民的文化认同,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缩短不同民族之间的心理距离,从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

  人需要与他人合作,个体的社会性、赞同、地位和权力等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他人的协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需要体现不同民族之间的“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近年来,基于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互动研究是理解人类社会性的重要方式,研究的成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启示。

  研究表明,个体间的共同行动(joint action)可以增强凝聚力,促进合作和信任等亲社会行为的发生。共同行动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达成共同目标协作完成某一行动,此时群体间就形成了一种“注意力联盟”,合作的双方需要根据时间和空间的变化互相协调,提前预测对方的动作。共同行动的个体的注意力被引导到同伴身上,促进对同伴的感知,加强社会联结,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生。研究发现,与同伴同步移动会提高对同伴所讲内容的记忆,非同步移动则会提高对自己所讲词汇的记忆。在完成共同活动后,参与者增加了对同伴的相似性感知,对同伴更具有同情心。这表明,共同行动时人们会更多地关注彼此,并且将这种协调视为群体相似性和团结的标志。同步活动的个体形成了一个有共同目标的社会单位,并且在互动后展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一句话,同步活动增强了人的人际同步性。人际同步性在生活中的表现叫作“心有灵犀”,它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人们会有意无意地产生言语、行为动作、生理指标上的同步现象。人际同步性往往出现在夫妻、师生和朋友等亲密关系中。同步活动—亲社会联结在神经和化学层面也得到了证实。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的数据表明,同步活动对亲社会性的影响与大脑奖赏系统中尾状核的激活有关。奖赏信号又由多巴胺和阿片类物质释放介导。内啡肽也与社会联系有关。内啡肽水平在群体同步划船以后更高。对探戈舞的研究发现,随着音乐舞动会降低皮质醇水平,跟随舞伴舞动会增加睾丸激素的水平。催产素是另一种参与社会联结的候选物质,表现为在音乐互动以后水平增加。基于此类研究,研究者通过操纵群体间的运动同步性来增加个体间的社会联结。

  音乐合奏与群体舞蹈是一种非语言的交流手段。研究发现,共同演奏音乐会激发个体的亲社会行为。在民族文化中,音乐和舞蹈是重要的群体仪式(如祭祀、婚礼、打猎或战斗准备)的组成部分,这些仪式通常被认为是维持团体身份的必要条件。因此,音乐演奏逐步演变成了一种促进社会联结和群体凝聚力的工具,最终增加了亲社会群体行为和合作行为。克什纳(Kirschner)等人组织了96名4岁儿童参与一个3分钟的互动游戏。按互动形式分为音乐组和非音乐组,两组儿童具有相同的社会性和语言水平,区别仅在于是否有唱歌、跳舞或演奏乐器等音乐互动。在完成互动游戏以后,测试儿童是否愿意帮助同伴并合作解决问题。结果发现,共同参与音乐活动促使孩子们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即自发地与他人合作和帮助同伴。研究发现,与听音乐、读诗或一起看电影相比,在完成集体唱歌以后,以色列的男性在囚徒困境游戏中表现出更多的合作意愿,在信任问卷中的得分更高。与不唱歌或者“异步”唱歌相比,在一起合唱后,美国学生在合作和公平游戏中的得分更高。共同音乐活动使参与者保持对集体意图和共同目标的持续视听表征,有效地满足了人类与他人分享情感、经验和活动的内在需要,最终会增加个人的亲社会承诺,促进表演者的后续合作。音乐往往比语言更具有可预测性,通过身体动作的同步和声音的混合,实现了多人之间的协调。因此,可以将音乐活动作为提高群体凝聚力的工具。

  科卡尔(Kokal)等人进一步探查了共同音乐活动调节亲社会行为的神经机制。18名女性非音乐人参与实验,分别与两名实验人员完成共同敲击节奏任务。结果表明,在与鼓伴同步击鼓时,参与者的双侧尾状核的活动增加。在同步击鼓过程中,右侧尾状核的活动量能够有效地预测个体的亲社会承诺水平。相对于“非同步”的鼓友,参与者对“同步”的鼓友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承诺,这一效应在更容易掌握节奏的参与者中表现更加强烈。研究表明,人际同步活动与大脑的奖励系统有关,同步击鼓也是一种社会奖赏,能够促进同步个体之间的亲社会行为。

  民族群体艺术是民族感情的具体化,具有符号功能。少数民族同胞在民族群体艺术的创造和发展过程中不断注入了民族情感和民族特色,它们也就成为党的二十大报告所说的“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成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一部分。如果能够充分发挥民族群体艺术的工具功能,便可以让特定的民族群体艺术活动成为寄托群体情感和传输民族认同的纽带。少数民族群体艺术包括音乐、舞蹈、戏曲等诸多类别。借助于民族群体艺术活动,启动处于隐性状态的集体潜意识,能够直接影响对共同体的认知、情感等心理要素,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方式。我国少数民族的群体艺术资源非常丰富。例如,在侗族地区,侗族大歌闻名遐迩。几乎每个寨子都有多个以家族为单位自然形成的歌班。与专业的声乐训练不同,侗歌源于民间,唱于民间。侗歌的演唱独具特色。它是无指挥、无伴奏、多声部、自然和声的民间合唱形式。侗歌的多声部结构表现出高度和谐感,在音响效果上体现出和谐与统一,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理念。由于合唱能够促进合作、信任等亲社会行为产生,因此可以将侗歌这种艺术形式推广普及,增加群体成员间的交流与互动。

  南方少数民族的铜鼓艺术集造型、装饰、音乐、舞蹈与歌谣艺术为一体。铜鼓是中国南方众多民族在历史上广为使用的礼器与乐器。中国的铜鼓文化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以及贵州、云南等地区,是少数民族艺术活动的重要载体。目前,广西壮、瑶、苗、彝等民族地区仍然保持着使用铜鼓的习俗。例如,广西东兰县的铜鼓文化历史悠久,被誉为“世界铜鼓之乡”,当地人仍然对铜鼓具有深厚的感情,还保存着敲击、使用铜鼓的习俗。共同击鼓活动对亲社会行为的积极影响也在研究中得到了证实。刘涛(Tao Liu)等学者借助功能近红外光谱技术(fNIRS)同时扫描了9名参与者在共同击鼓任务期间的额颞叶激活。参与者在以下三种条件下完成击鼓活动:不考虑其他人的随机击鼓(随机条件);在没有其他外部提示情况下,协调团队节奏共同同步击鼓(团队条件);跟随节拍器共同击鼓(共享条件)。结果发现,在团队条件下,鼓拍同步性的主客观测量值更高,成员感觉到更高的相互依赖性。fNIRS数据显示,在团队条件下,参与者在大脑左侧颞顶联合区和内侧前额叶皮质中表现出更高的人际神经同步和更高的整体网络效率。这表明,共同击鼓活动形成了团队的共享心理表征,使信息在整个团队中高效交换,这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更加切实可行的进路,即挖掘并弘扬铜鼓艺术,传承丰富铜鼓表演活动,充分发挥民族群体艺术的感染能力和价值理想。可以推论,藏族的锅庄舞、瑶族的黄泥鼓、朝鲜族的长鼓等都可以运用于学校和民众的各民族群体艺术活动中,并会产生类似的效果。因此,应借助于优秀的民族群体艺术活动,促成各民族间积极有效的群际接触,提高群际信任,消解群体边界,如此既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可以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这种“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能够“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也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