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创新观点评价的准确性
2022年06月09日 10:2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6月9日第2423期 作者:李亚丹 姚琴 段海军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统筹好“两个大局”需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根据创造力系统观(systems view of creativity),想法和观点的产生只是创新的第一步,创新观点只有被这个领域的“把关者”识别、理解和接受后才能付诸实践。因此,创新观点评价在创新实践中起着关键的桥梁作用,决定着个人、企业乃至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轨迹。“十四五”规划和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均指出要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及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但在现实生活中,创新观点评价的准确性并不尽如人意。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为什么大量的创新观点不能被准确评价并获得支持,甚至让“伯乐”有目无睹?创造力评价准确性模型(judgment accuracy model)指出,评价者特征、评价过程、测验任务和被评价者特征四者共同影响着创造力评价过程,最终决定了创新观点评价的准确性。鉴于目前评价者特征被研究得更为全面,本文主要从评价者特征的六个方面阐述其对创新观点评价的影响,并试图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方法,以期为行业领域的“把关者”自我提升及优化创新观点评价方法提供重要启示,为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培养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提供助力,为加快将我国建设成创新型国家贡献力量。

  改善认知方式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评价者也会有一千种认知方式。而大量研究已证实,评价者的认知方式会影响其对创新观点的新颖性和适宜性的评估与判断,进而影响创新观点评价的准确性。建构水平理论(construal level theory)指出,个体对认知客体的表征抽象程度不同,高建构水平个体倾向于抽象表征,比如常思考看书的意义,而低建构水平个体则倾向于具体表征,比如常思考看书的方法。研究发现,评价者的建构水平会影响其评价创新观点的准确性,即评价者的建构水平越低(对创新观点的表征越具体),就会对创新观点产生越强的不确定感,从而低估观点的创新水平。在教育领域也有类似现象,相比于低建构水平,处于高建构水平的教师会给予学生的创新观点更高的评分。此外,依据双加工理论(dual-process theory),个体有精细化加工和直觉加工两种加工模式。研究表明,个体在直觉加工模式下能选出新颖性和适宜性更高的创新观点,评价效果更佳。思维模式理论(mindset theory)认为,根据个体对能力持增长观还是固定观可将思维模式分为成长型及固定型,不同思维模式下个体对创新观点的期望和标准会有所差异。对创造力持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个体不仅自身的创新动机更强,产生更多的创造力成就,也会认为别人更具有创造力。

  这些研究启发我们,为了更准确地评价创新观点,提高各领域对高水平创新观点的接纳度,评价者在评价创新观点时,宜采用更加抽象和更具直觉性的认知加工模式,比如侧重于创新观点的长远价值而非短期的实施难度,着眼于大局而非困于细枝末节。此外,评价者还需要改变对创造力的固定型思维模式,特别是教育工作者,需要从教育神经科学的视角深刻理解脑可塑性与认知可塑性。对此,德韦克(Carol S. Dweck)教授团队已开展了大量实证研究。我国学者可以将相关干预方案进行本土化,让教师更好地向学生传递成长型思维——创造力是可以通过教育培养和后天努力不断提升的,同时优化创造力培养的教学活动和教学环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鼓励学生的创新表现。值得高兴的是,我国对于培养成长型思维模式具备一定的文化优势,因为古代先贤的智慧,如“天道酬勤”“勤能补拙”“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等,早已根植于华夏儿女心中。

  调节负面情绪

  “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文学家早已向世人揭示情绪会影响我们对外界事物的认知和判断。同样地,学者们发现情绪在创新观点评价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有研究发现情绪效价(emotional valence)会影响评价者的创新观点评价过程。在积极情绪下,评价者对创新观点的评分更高,更能接纳新颖性高的创新观点;在消极情绪下,评价者倾向于低估创新观点。这可能是因为积极情绪会促进评价者的认知灵活性,增强开放性,因此更能接纳高创造力水平的创新观点;而消极情绪会增加评价者对创新观点的不确定感,从而使评价者低估创新观点。进一步地,有研究将情绪唤醒度(emotional arousal)也纳入考虑,考察情绪效价和唤醒度如何共同影响评价者的创新观点评价过程。结果发现,在不同的唤醒度水平下,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对创新观点评价的影响有显著差异。在高唤醒度水平下,无论是积极情绪还是消极情绪都提升了评价者的批判性思维,使评价者更加关注创新观点的适宜性;而在低唤醒度水平下,处于积极情绪的评价者会更多地进行直觉加工,从而能更好地识别和理解高新颖度的创新观点。此外,还有研究以不确定性程度来划分情绪,如愤怒是低不确定性情绪,恐惧是高不确定性情绪,进而探讨其对创新观点评价的影响。结果发现,在高不确定性情绪下,评价者倾向于低估创新观点。

  虽然情绪影响创新观点评价的相关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整合和探索,但比较确定的是,在日常生活中,评价者可以通过调节负面情绪来改善创新观点评价的准确性。比如,国内外已有大量研究证实,正念(mindfulness)能改善个体的消极情绪,也能增强个体的认知灵活性。评价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正念技术,如正念冥想、正念瑜伽等来改善情绪状态,减少消极情绪对创新观点评价的不良影响。

  加强促进定向

  面对同一任务和目标,有人标新立异、逐步青云志,有人墨守成规、坚守安分己。不同个体需求不同,对目标任务的认知不同,完成目标时的自我调节就会有所差异,最终也会得到截然不同的行为结果。调节定向理论(regulatory focus theory)区分出促进定向(promotion focus)和预防定向(prevention focus)。前者重视提升需要,倾向于采用冒险策略来解决问题、力求突破,而后者重视安全需要,倾向于保守谨慎地完成任务、力求不出错。研究证实,调节定向不仅会影响个体的创新观点产生,也会影响个体的创新观点评价。具体而言,促进定向的个体认知灵活性更高,能够产生更多的发散性思维,表现出更高的创造力水平。同时,相比于预防定向的评价者,促进定向的评价者能更准确地判断创新观点的创造力水平。这可能是因为预防定向的评价者将准确评价创新观点这一目标认知为避免落伍或被淘汰,而促进定向的评价者则将其认知为加强创新和提高竞争力,需求不同,从而使得促进定向的评价者对创新观点的新颖性敏感度更高、评价更准确。因此,评价者在评价创新观点时也应结合自身需要,主动调整调节定向和评估策略,以提高创新观点评价的准确性。

  灵活对待知识经验

  专家在其专业领域的知识经验远多于新手或常人,因此专家评价往往是大众心中的权威代表。而现实生活中创新观点的评价者,却不一定拥有专家那样多的知识经验,这会对评价过程造成影响吗?有研究对比了准专家和专家对不同领域创新观点及创新产品的评分,结果发现在文学创作领域,准专家和专家的评分类似,而在工业设计领域,二者的评分却有明显差异。此外,专家和新手对低复杂度的创新观点评分一致,对高复杂度创新观点的评分却不同。这表明,评价者的知识经验对创新观点评价的影响会因评价领域和任务复杂度而异。例如,疫情期间民间层出不穷的新防疫措施,在自媒体的渲染下显得格外新颖有趣,但其中涉及专业且复杂的病毒防治知识,专家的评价和建议才更准确、更科学。同时,有研究表明,针对高复杂度创新观点的评价,新手可以通过短期培训来提升其评价准确性。所以,大众也可以在专家的科普下提高对涉及专业知识的创新观点的评价准确性。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专家对创新观点的评价并不一定都比大众准确,丰富的知识经验也可能会减少专家对创新观点和创新产品的开放度与包容性,成为接纳新颖性的阻碍。因此,行业专家也需要时常提醒自己对新颖观点保持开放的心态,这样才不会落入知识经验的“陷阱”而低估创新观点。

  加强甄别身份角色

  在其位谋其职,不同的身份角色也会让评价者在创新观点评价过程中做出不同的判断。有研究对比了决策者和非决策者对创新观点评价的影响,结果发现,决策者由于肩负决策职责和压力,会将决策风险纳入考虑而采取一种经济思维模式,从而倾向于保守选择而低估创新观点和产品;而非决策者则不会有决策压力,往往评价得更准确。为了避免由身份角色带来的评价偏差,评价创新观点时综合考虑决策者和非决策者的评价意见可能更为合理,同时也可以交由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更为客观、专业的评价。

  综合考虑文化背景

  众所周知,文化会塑造我们的思维。同样地,在对创造力的认知上,不同文化背景的评价者的创造力内隐观念、评分标准及其权重均有所差异。创新观点评价的跨文化研究发现,具有东方文化背景的评价者更加重视创新观点的适宜性,这可能与集体主义重视相互团结、彼此配合有关;而西方文化背景下的评价者更重视其新颖性,这可能源于个人主义文化对独特性的强调。有研究表明,与西方人相比,东方人对新颖建筑的接受程度和评价更低。还有研究揭示,具有东亚文化背景的个体(韩国人和日本人),其评价标准比具有西方文化背景的个体(以色列人)更加传统和严格。这种特点在脑神经活动模式上也有所体现,即东方人在评估备选观点时会更加谨慎、接受程度更低,表现为其额下回等抑制控制(inhibitory control)功能相关的脑区激活比西方人更加强烈。也有研究指出,具有东方文化背景的个体其整体思维更强,能更好地平衡创新观点的新颖性和适宜性。不过现实生活中的创新观点评价是一个更为复杂的过程,为了提高评价准确性,评价者的文化背景也需纳入综合考量。

  综合而言,尽管目前已从评价者的认知、情绪、动机、知识经验、身份角色和文化背景等方面对其评价创新观点进行了一些探讨,但总体来说,创新观点评价的相关实证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还有许多关键问题尚待解决。比如创新观点评价各影响因素之间如何进行交互作用,在真实的评价情境中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双方的互动是否以及如何影响评价的准确性,创新观点评价是否存在领域一般性和领域特异性等。未来研究可以整合多角度、多层面的影响因素,从“人—情境—领域”的视角,进一步探究创新观点评价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以期为更深入地理解创新观点评价提供多维的、动态的实验证据,为提高行业领域“把关者”评价创新观点的准确性提供有益参考,为新时代人才评价改革提供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方案,为加快将我国建设成创新型国家贡献更多力量。

  (本研究得到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情感素质影响创造性思维的认知神经机制”(2017P005)、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教育神经科学视角下的陕西高校教师评价学生创新观点的研究”资助)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