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宜学:谁是“锐实力”的真正使用者和受益者?
2018年04月24日 08:0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4月24日第1437期 作者:孙宜学

  目前,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几乎没有一家超市不在卖可口可乐,几乎没有一家影院不在放映美国大片,几乎没有一个想留学的孩子不优先选择美国……可以说,在世界文化百花齐放的今天,只有美国文化做到了在全世界无所不在。而美国在文化包容的外衣下却一直在千方百计提防、警惕着其他国家文化在美国的传播和影响,一心想要美国文化在世界上“一枝独秀”,甚至捏造出诸如“锐实力”这样的新名词偷换概念,想当然地将其他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篡改成具有强权渗透背景的“侵略文化”,不禁让人有掩耳盗铃之感。

  世界需要平衡发展、协调发展。当某一国文化,或某一国所代表的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中心时,这个世界就不平衡了。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来看,当前,真正造成世界文化不平衡的是美国。恰恰是美国以文化所包装的“锐实力”,在不遗余力地传播着美国的价值观,刺穿了其他民族文化的屏障。这不但是对他国文化的腐蚀性侵略,还伤害了其他国家的文化自尊,动摇了其他国家的立国之根。这本应引起世界各国的警惕,可事实是,具有强烈侵略性的美国文化已成功实现了在很多国家日常生活中的泛在化,而接受者在被美国文化的糖衣炮弹击中时还毫不自知,甚至沾沾自喜。

  “文化帝国主义”是一种全新的侵略形态,是帝国主义国家在新时期采用的一种新的殖民手段,霸权性、隐蔽性和渗透性是其主要特征。美国是这一文化霸权主义的始作俑者,也是最大受益者,其渗透方式往往是以夹带美国价值观私货的“普世价值”掩盖其他文化的民族性。美国所创造的“迪士尼神话”是一个典型例子。迪士尼动画电影虽然包含着强烈的美国主流意识形态色彩,但并非赤裸裸地宣教,而是无形寓于有形,不着痕迹地隐藏在异国文化故事的情节和人物言行中,渗透在爱情亲情故事、英雄神话、成长、团结、责任、正义战胜邪恶等主题之中,以喜闻乐见的动画形象为载体将美国主流价值观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隐蔽地实现了文化霸权的目标。

  以迪士尼动画电影《花木兰》为例,在中国人的观念中,木兰代父从军的动机是尽孝,孝道是中国社会延续的道德基础;而迪士尼动画电影把花木兰塑造成了一位追求独立、大胆奔放的具有美国特色的女英雄,用美国式个人主义代替了中国式孝道。通过这样的改造,木兰从军这个中华文化的故事题材、人物、框架和意象,宣扬的却是美国主流价值观。这实际上是以西方价值观取代他国价值观,主观和客观上都是在削弱他国文化根基,这是美国“文化霸权主义”的基本形式和典型形式,但因其巧妙借助民族化、本土化的外衣,常常具有极大的隐秘性。

  就传播手段和效果而言,美国文化的国际传播经验的确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之处,但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目的与美国文化有本质性区别。中华文化对待世界的哲学历来是以“和”为贵,这是中国的文化基因,是数千年痴心不改的梦想。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最终目标是推动中华文化与其他各国文化和谐共处,秉承的是和平、共存、共赢原则,贯彻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而不同”理念,决不以侵害他国文化作为自身生存的前提,更不会消除他国文化的生存空间。相反,中华文化在走向世界过程中一直在真诚地努力消除给其他国家带来的不适感,积极发挥中华文化的和谐功能,为世界多样文化的和谐共生提供必要的中国优质文化资源,帮助其他国家维护民族文化的独立和自觉,使世界各国文化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形成更和谐的文化多样生态。

  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当今世界有70亿人口,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5000多种语言。不同民族、不同文明,多姿多彩、各有千秋,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每种文明都有其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都是人类的精神瑰宝。不同文明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而中华文化的核心,就是美美与共,心心相通。正如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中所倡导的那样,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人类社会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共同体这一理念已经成为世界人民的共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着眼于世界各国相互联系、全球命运休戚与共的发展大势,提出的中国方案。这一方案不是西方式的零和思维,不是将世界看作势不两立的角斗场,而是以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共赢”理念,将自身命运和前途同世界命运和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方案是要满园花开,是要奏响人类共同发展的交响乐。这是一个新时代大国的责任和使命。

  (作者系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