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湘丽:凝聚转型力量 实现工业引领
2017年10月10日 08:0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0月10日第1305期 作者:本报记者 张帆

  原题: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席卷全球 凝聚转型力量  实现工业引领——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刘湘丽

  人工智能、无人驾驶、大数据、3D打印、物联网、机器人、可植入技术、智慧城市……以互联网产业化、工业智能化、工业一体化为代表,以人工智能、清洁能源、无人控制技术、量子信息技术、虚拟现实以及生物技术为主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席卷全球。第四次科技革命,是继蒸汽技术革命、电力技术革命、信息技术革命后的又一次科技革命,它的发展速度之快、范围之广、程度之深丝毫不逊于前三次工业革命。这场全新的技术革命,其核心是智能化与信息化,本次工业革命在推动提高生产力水平、丰富物质供给的同时,也必然会带来人类技术形式和经济结构的深刻创新与变革。

  第四次工业革命将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如何把握发展机遇,使我国发展实现弯道超车,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刘湘丽。

  重塑未来经济格局

  《中国社会科学报》:人类至今已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使人类社会发展迈上更高的台阶。与前三次相比,您认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将对现有的社会生产体系带来何种变革?

  刘湘丽:第四次工业革命将对社会生产方式变革产生深刻影响。首先,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自动化设备和管理系统的物联网,将使新型产品的研发、生产以及销售过程更加迅捷、灵活和高效。简单地说,消费者的需求会更及时地传递到工厂,工厂也会更灵活地切换生产线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原来单一产品大规模生产方式将逐渐被大规模多样定制生产方式所取代。

  其次,在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推动下,制造业增值领域将向数据解析、软件和系统整合等方面转移,从而使产品开发、维护及改进方式发生改变。利用大数据研究客户或用户信息将为企业开拓新市场、创造更多价值。比如,设备制造企业通过大数据技术建立预测性维护平台,就可以向设备使用企业提供维护方案和维护服务。

  再次,社会劳动方式将发生巨大变化。由于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机器人不仅具有速度、力量、精度优势,而且其识别、分析、判断能力也大大提高。2017年5月,人工智能围棋程序“阿尔法狗”与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国选手柯洁进行三场比赛并全部获胜,这说明人工智能在某些分析博弈领域已经超越人类。从生产服务过程来看,不仅那些只是重复性的手工操作业务可以被自动化设备替代,而且由于当前一些设备已经可以识别多种业务模式,足以在相当广的范围担任非重复性、需要认知能力的工作。比如,在律师业务中,计算机系统已经代替了法律助理、专利律师的一部分作业;那些由于环境复杂或需要与人互动的体力作业,以前一直被认为难以程序化,只有人才能胜任,但由于传感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进步,这个领域中的自动化也有了显著进展。比如,“机器人床”可以变身为轮椅并自动行走,且能够自动升降,平稳地将病人扶起坐上轮椅。未来,大多数程序化工作以及部分非程序化工作将被智能设备所替代,或因得到智能设备辅助而大幅度提高效率。

  总而言之,第四次工业革命将极大地改变社会生产方式,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力,推动产业结构与劳动力结构的转变,改写人类发展进程。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会带来世界各国竞争地位的变化,甚至会使一些国家崛起并成为某些领域甚至世界经济的主导者: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凭借蒸汽机等技术成为“世界工厂”;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依靠大规模生产方式成为世界工业及科技霸主;日本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依托精益生产方式在汽车、家电等行业崛起。和以往一样,第四次工业革命必将引起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谁能抓住此次机遇,并以最快的速度实现超越行业、超越企业边界的“智能连接”,谁就能率先进入大规模定制生产时代;谁能最有效地应用大数据和智能设备,谁就能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占据优势;谁能顺利地完成劳动力转型,谁就能使本国国民收入实现快速增长。从这个意义上说,第四次工业革命不仅会重塑未来的世界经济格局,而且还将改变国家竞争格局。

  助推我国全行业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报》:近年来,我国积极布局人工智能、大数据及互联网等产业领域,迎接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目前,我国在这个领域的发展现状如何?第四次工业革命会对我国现有的生产体系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刘湘丽:第四次工业革命将催生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行业,软件、机器人、互联网等行业也将进入更快的发展阶段。数字技术与传统制造技术相结合后,还将创造出更多的新产品与新服务,进而催生出更多的新行业。行业之间将进一步相互渗透、融合,以制造为主的企业可能进入服务领域,从而转型为提供解决方案的服务商,而信息企业则可能利用大数据技术进入制造领域,进而开发出新产品。未来,这些行业劳动生产率相对更高,创造价值更多,收入增长相对更快,是推动制造业乃至整个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数字技术也会催生工业数据科学家、机器人协调员、现场服务工程师等新职业,同时减少传统的机器操作工、质量管理、物流运输、设备维护等职业的需求。

  为迎接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国2015年出台“中国制造2025”战略并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工业化,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为推进这一战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从经商环境、人才、财税等方面支持企业进行技术转型升级。

  事实上,以智能制造为基础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为中国提供弯道超车的历史机遇。据国家统计局2017年上半年经济数据显示,上半年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3.1%和11.5%,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6.2和4.6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为12.2%和32.2%。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美国康奈尔大学等机构日前联合发布2017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称,中国国际排名从2016年的第25位升至第22位,已成功跻身全球创新领导者行列。

  近年来,中国积极拥抱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历史机遇并取得一系列成就。在超级计算机方面,国际TOP500组织6月19日发布新一期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中,实现核心部件全部国产的中国超算“神威·太湖之光”以每秒9.3亿亿次的浮点运算速度首次夺冠,速度可达每秒3.39亿亿次的中国超算“天河二号”排名第二。在工业机器人领域,自2013年以来,我国工业机器人使用量大幅度攀升,2016年总销售量已达到8.9万台,同比增长26.6%。其中,国产工业机器人累计销售2.9万台,同比增长30.9%;工业机器人安装量达到8.5万台,超过全球新增工业机器人数量的30%。在互联网经济领域,中国企业也展现出蓬勃的创新活力。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同时跻身世界十大互联网公司。在电子通信行业,中国正在积极研发5G通信技术,处于全球认可的领先地位,并有望被国际电联采用作为新的国际标准。

  预案就业市场格局变革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每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都必将引发经济、社会结构的变革。对此有学者预言,高新技术的应用,将会导致低端劳动力市场就业率的下降,从而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刘湘丽:国外研究认为,自动化设备对劳动的替代,会导致劳动市场或职业分化,即程序化工作需求减少,非程序化工作需求增加,具体表现为中等技能职业(以程序化工作为主)的就业减少,高技能和低技能职业(以非程序化工作为主)就业增加。现在,发达国家及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市场已出现这种现象。美国中等技能职业(销售、办公室和管理辅助、制造、操作工和劳工)的就业增长,在1979—2007年间低于经济整体平均水平,并在2007—2012年间出现了5%—10%的下降。经合组织国家的职业结构在2002—2014年间普遍呈现“空心化”特征,即中等技能职业就业人数比重在欧盟28个国家、日本及美国分别下降约9%、4.3%和9.5%;而同期,高技能和低技能职业则有所增加。在世界银行调查的34个发展中国家里,有27个国家在1995—2012年间中等技能职业的就业比重下降,而高技能和低技能职业增加。

  从中国来看,由于缺乏相应的职业统计数据,难以判断是否出现同样的劳动市场两极化或职业分化现象。从有限的资料中,可看到中国近年来职业人数变化的特点。按照发达国家的规律,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是最容易被自动化设备替代的,但在中国其年均增长率在2002—2014年间高达7.5%,仅排在商业和服务业人员之后。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在职业结构中的比重从10.6%上升到23.9%,提高了13.3个百分点,在所有职业中上升幅度最大。从劳动市场数据看,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在过去十余年里基本处于需求大于供给的状况,紧缺程度甚至超过了专业技术人员,这说明多数中国企业仍高度依靠劳动投入,也反映出中国的自动化普及程度不高,可以说未出现机器大规模替代人工的情况。

  但是,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一些企业已经将机器人或自动化作为决策选项。富士康公司在昆山的工厂从2010年起引进机器人,现已减少了6万名员工。还有一些企业虽然没有引进机器人,但利用信息化技术节省劳动力投入。因此,在数字技术普及、劳动力成本上升、市场需求减少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中国将来对制造、操作类工人的需求可能会出现较大程度的降低,进而带来职业结构的变化。

  在数字技术时代,自动化应用推动劳动方式改变,并由此引起职业及就业结构转型的趋势是明确的。我们必须在教育、劳动就业各方面做好准备,借助数字技术发展机会,促进劳动者实现劳动技能转型,提升劳动价值。

  首先,应在中小学引进计算机编程等数字技术教育,尽早让青少年接触数字技术,养成适应数字技术的逻辑判断能力。在大学所有学科开设或加强数据分析教育。其次,应尽快集中企业、大学和政府力量,通过产学合作研究、中长期研究实习等形式,培养紧缺技术人才。可借鉴德国、日本的做法,由企业直接参与在校研究生教育,获取优先选拔学生入职企业的权利。再次,发挥政府在人才培养与服务中的作用。国家可根据技术发展以及劳动市场供求状况,设定人才培养项目;增加数字技术职业的培训种类,同时废除不需要的职业培训;加强人才服务与产业需求对接,促进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设立劳动力转移支付专项基金,用于再就业员工的求职、培训活动。

  发挥关键企业引领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认为,我国应如何牢牢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机遇?

  刘湘丽:在国家层面,要加快推进“中国制造2025”战略落地与实施。各国实践表明,政府规划重点往往放在关键技术领域。相关机构应紧密跟踪技术和企业发展,逐步聚焦发展重点,选择最符合中国市场发展的技术,制定研发项目及相应措施。

  在企业层面,企业要以智能工厂为终极目标,逐步提高生产制造与供应链管理的自动化与信息化水平。智能制造的技术基础,是信息物理系统(CPS)。它是由能够互联互通信息、发出指令并进行控制的智能生产设备构成的。因此,首先应该对生产制造流程进行标准化改造,达到产品性能先进、品质稳定、成本低、交货期短的目标。在这个基础上,运用数字技术对设备进行自动化、网络化升级,做到实时生产、稳定运行、及时更新。其次,应该引进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整合生产控制系统和经营管理系统,逐步实现生产链最优化连接。现在国际上有很多成熟的软件,可以直接引进全套系统,或者以此为基础进行改进开发,这将会减少成本,有利于快速推进流程设计的统一化。另外,应该加强数据分析能力,在改进生产工艺、提高能源效率、明确新产品开发目标、加强售后服务等方面获取效益。再次,随着设备自动化升级、智能制造系统引进,要加快培养从事智能设备的编程建模、软件开发、数据分析等工作的技术人才,以及既有设计、制造知识,又懂数据分析,还能熟练使用计算机与智能设备的综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采取标准化训练、多岗位锻炼与跨部门交流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员工适应数字技术的能力。

  关键领域的关键企业要发挥引领作用。关键企业是新技术推广应用的重要主体。这些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发展需求运用数字技术,带动上下游企业及客户,形成局部物联网,进而扩大覆盖范围。政府应为这些企业推广应用新技术、交流信息、合作开发提供平台和服务,在税收、土地、产业政策等方面创造良好环境。另外,应借助公共科研机构力量,助力中小企业技术升级。在一些国家,中小企业通过公共科研机构开发与物联网相关的软件,如德国弗朗霍夫协会研发了便于中小企业使用的“即插即用”设备整合技术、产品周期管理软件,帮助中小企业建设信息物理系统。我国可以委托科研院校研究面向中小企业的软件,供企业低价使用。

  当务之急,还要对设备进行通信规格改造,统一架构,应加快标准制定,开发能对不同通信规格的数据进行转换的软件系统。同时,还要加快制定信息安全配套措施;鼓励开展企业间数据共享研究,在划分竞争、协调领域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基础数据公共平台、引进信息交易机制,实现基础信息共享;加强教育培训,建立强大的人才储备;由政府出资开设在线免费课程,邀请有实力的企业承担课件、操作系统软件开发及运营管理;对于紧缺人才,设置国家项目,采取产学结合形式进行培养,如从计算机科学、信息通信、工程领域选拔优秀研究生,由大学、科研机构和IT企业派遣教师进行专业指导,政府提供资金资助,企业提供人才培养方案和制定教学大纲。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