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呼唤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
2022年08月26日 10:3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8月26日第2479期 作者:关雪凌

  作为全球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经济治理是全球治理在世界经济领域的体现和扩展,是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对国际经济合作中的共同问题进行协调和处理的过程。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是一个宏大的框架,本文从治理主体、治理机制等维度,简要分析如何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

  新兴市场国家话语权提升受到新挑战

  从全球经济治理主体看,参与世界经济的民族国家和跨国公司是全球经济治理的两大支柱。其中,民族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权力中心,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话语权得不到应有的体现;跨国公司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微观主体,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对民族国家的相关政策以及国际经济制度的塑造更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民族国家层面,2008年金融危机后,随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对比的变化,金砖国家等新兴市场国家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日益凸显。但美国作为西方发达国家的领头羊却不能正视新兴市场国家的发展与崛起,尤其是特朗普政府和拜登政府,动辄发起贸易冲突和经济制裁。

  纵观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伊朗、朝鲜、叙利亚、古巴等国的制裁,主要是民族国家作为制裁的主体力量,即由政府出面实施制裁措施。而这次对俄罗斯进行全面经济制裁的主体更是多元。在欧美国家政府的压力下,跨国公司作为全球经济治理的微观主体不得不“选边站”,许多大型跨国公司开始撤离俄罗斯市场。从全球经济治理主体的角度看,这将对新兴市场国家代表性和话语权的提升带来新挑战。

  制度非中性的程度加剧

  治理机制是全球经济治理领域“行为体预期的一系列默示和明示的原则、规范、规则和决策程序”,即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基于一系列规则和制度,而这些规则和制度往往由强国或强国集团制定。规则制定者一定是规则受益者,长期以来,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非中性问题普遍存在,这也是新兴经济体等发展中国家希望提高治理话语权的重要原因之一。

  2022年2月26日,美国与欧盟、英国和加拿大发表联合制裁声明,宣布禁止俄罗斯使用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国际结算系统,将俄主要银行从SWIFT系统中剔除。尽管自1973年成立以来,SWIFT一直宣称其具有较强的政治中性地位并恪守中立原则,但近年来SWIFT的政治属性却越来越浓厚,动辄被美国等西方强国作为金融制裁的工具。究其原因,这主要与SWIFT的监督机制相关,本质上反映出新兴市场国家话语权的严重不足。

  金融制裁逐渐成为大国博弈的经济武器和常态化工具,金融不再中性,规则可以根据霸权国的意志被随意修改。过去几十年国际金融市场运行的制度基础已经动摇,未来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中制度非中性的程度将进一步加剧。

  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重要遵循

  从以上分析看,全球经济治理正面临二战后最严峻的系统性危机的挑战。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时代呼唤新的治理理念,以保证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并应对人类社会面临的越来越多的共同挑战。关于如何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在2016年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球经济治理应该以平等为基础,以开放为导向,以合作为动力,以共享为目标。在全球治理实践中,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强调要坚持大家的事情大家办,推动提升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推动各方各施所长、各尽所能,通过多双边合作等形式充分发挥各国潜能优势,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

  2017年,“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写入“联合国与全球经济治理”决议,意味着这一中国倡议广泛凝聚了共识,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重要遵循。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中,应以联合国宗旨和原则为基础,充分发挥G20全球治理主要平台的作用;不断深化拓展“金砖+”模式,提升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话语权;继续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使之成为推进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的重要抓手,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向着公正合理、包容创新的方向发展。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