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我们的阅读似乎已经完全变成了“碎片化阅读”。比如,“5分钟读完一本名著”“3分钟看完一部电影”“10分钟带你了解历史”等类似介绍读书、快速阅读名著、知识付费短视频节目,已在网络上大行其道,从点击量和点赞量来看,受众不少。
为什么当下短视频流行?这是今天快餐文化流行的一种反映,也是一种时代文化心理的反映。人们热衷于追求一些有实际效用的具体目标,对事物的成熟过程缺乏耐心,希望每件事情都必须立即使人感到满意,即便是精神文化生活也必须服务于这种短暂快速的快乐需求。人们逐渐远离文字而趋向视频图像,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接受和吸收文化尤其是流行文化的主要形式和趋势。比如,现在人们越来越远离对文学名著的阅读,有人觉得名著篇幅太长、内容艰深、阅读门槛比较高,于是便看看这些视频版的“缩写本”聊备谈资,更有人连电影、电视剧都要用3分钟看完。
视频,因为受节目时长或字数的限制,具有直观、形象和快速的特点,也利于用户上传内容,短小精悍,所以又快又多,这是文字和图片都不能比拟的,但如果受众企图用短短几十秒的视频来获取丰富的信息,其实收效甚微。由文字到图片,由图片再到视频,的确是便捷了,但我们对想象力和思考力的调用却越来越少。
比如,某知名短视频应用介绍一部名著,但它只有短短的15秒,这样的视频怎么可能完整反映一部名著的内容呢?于是只好加快语速、精简内容。我们在看视频时,只是集中于视频的图像中,进行快速浏览,难以集中注意力,不能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理论分析乃至逻辑推理。于是,我们的认知能力、分析能力就会下降,思维趋向于表面化,而最终迷失于这种短视频的简单化、图像化、速食化之中。
如今的短视频流行,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结果,但是,这种技术的应用,对人类的理性、思维、思考和思想,也造成了一定挑战。如果我们一味沉浸其中,浏览速度当然是快,但代价却是剥离了丰富的内容,只剩下干巴巴的几条梗概,作品中原有的丰富的细节、细腻的情感、精彩的故事,就会与我们无缘,以至于我们很可能会变得理性力量匮乏,思想碎片化,而最终滑入精神创造、思想认知、思考能力的枯萎和退化的泥淖!
今天,我们似乎很难再说出“我思故我在”,似乎也不会思考了,因为我们正在受到各种图像的“进攻”,这些图像不给我们任何空闲去思考;我们正在受到短视频的“进攻”,这些短视频使我们不必再思考,我们把思考的任务交给了技术。但是,在这种技术性的短视频的流行中,碎片化思维的流行中,在文化的“快速、快感、快扔”中,我们就该放弃文字的阅读,放弃思考吗?
我们知道,阅读书籍文字之所以与视频图像不同,根本在于它是抽象的符号,它要求阅读者必须同时思考,否则就不能理解文字的意义;文字阅读需要具备领悟抽象思想的能力,具备讨论严肃精神问题的能力。我们只有阅读,才能置身于人类精神传统中进行思考,它带给我们的是文字阅读的精神训练、思索的兴味、沉思的回味和思想的快乐。很显然,视频很难带给我们这些,只有书籍能够帮助我们实现这个目标。
我不禁想起帕斯卡尔的《人是能够思想的芦苇》中的几句话:思想形成人的伟大,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由于思想,我们囊括了宇宙。思想由于它的本性,是一种可惊叹的、无与伦比的东西。因此,我们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就是道德的原则。
如今,大量短视频类的节目已经充斥我们的精神生活、文化生活,但必须警醒的是,我们的精神理性不能缺失,思想不能让位。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