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无愧于新时代的学术编辑
2022年03月23日 09:4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3月23日总第2373期 作者:李树民

  非常荣幸代表10位获奖编辑表达对《中国社会科学》年度“好文章”评选活动的致敬和谢意。感谢各位作者奉献的学术精品,使我们有机会全程参与作品的编辑生产过程;感谢广大学者的积极参与及对评选活动的高度肯定;感谢各学科同行专家的辛苦评审,使我们看到了百花齐放的学术审美标准;感谢终评专家对学术精品的慧眼,为我们呈现了今天的9篇获奖作品。这既是对获奖作品的褒奖,也是对我们编辑队伍的肯定!

  下面,我以“如何做一个无愧于新时代的学术编辑”为题,从如何认识《中国社会科学》编辑的定位和如何做好编辑工作两个方面,作一简要汇报。

  首先,深刻认识《中国社会科学》编辑应负的使命与担当。《中国社会科学》在40余年的办刊历程中,反映时代变革,服务时代发展,引领时代前行,履行以学术方式服务于国家和学术的初心和使命,赢得了学界的高度认可。一代代编委、总编辑、编辑为此呕心沥血,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编辑思想资源。新一届编委和主编肩负新时代使命,以习近平总书记“5·17”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就如何对接国家需要和学术发展需要,以进一步激发学术生产力为己任,为《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做出战略性安排。作为《中国社会科学》的专职编辑,《中国社会科学》对我们不仅仅意味着一份谋生的职业,更是一项崇高的事业。如何把《中国社会科学》的宗旨和使命转化成我们编辑的人生追求和事业理想,服务国家,通过一篇篇具体的创新性思想精品,推动《中国社会科学》不断释放学术生产力,不断实现新的飞跃,这既是对我们编辑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做好编辑工作的原动力,更是我们编辑的使命与担当。

  其次,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坚实的专业能力推出思想精品。《中国社会科学》取得今日成就,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学术情怀是其最深层的精神气质。而这种精神气质的形成,源自长期以来一篇篇具体文章对政治责任毫不动摇的坚守,源自从上到下整个编辑队伍坚实专业能力的有力支撑。在院副秘书长、杂志社总编辑方军带领下,2021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凝练出11个学术命题群,将办刊的政治责任具象到发文实践,一个关乎刊物命运和发展高度的根本性问题,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有了新的探索,不但得到全社上下一致共识,也赢得了整个学界的广泛认同和积极参与。这是政治责任如何落实到办刊实践在杂志社具有标志性的举措。今天获奖的9篇文章,鲜明地体现了对时代之问和时代趋势的精准把握,有效地将时代问题转化成了学术命题,在时代发展大势中以学术创新镌刻时代精神,将政治责任落实到了编辑实践中。

  胸怀国家、直面学界,通过强化问题意识,厚植专业底蕴,敏锐捕捉选题,科学配置1.4%的用稿率,奉献出具有国内国际对话能力的创新成果,是我们每一位编辑努力的方向。如何从浩如烟海的个性化研究对象中拨开云雾,提出符合《中国社会科学》使命和担当的选题,是一切编辑工作的前提;如何以学术说理的方式解决问题,是《中国社会科学》的基本规范要求。编辑工作的每一个流程都蕴含着对《中国社会科学》和作者的责任,整个编辑流程既是编辑能力建设的过程,也是编辑全部价值的实现过程。我们编辑队伍始终从思想到行动践行着对学术的敬畏,努力提高编辑能力,将学术落实到实实在在的每一个编辑流程中。

  随着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的深入发展,国家和人民群众对学术的需求将越加强烈,作者的学术生产也将越加活跃。如何进一步提升编辑能力供给,做一个无愧于新时代的学术编辑,刊发出更多比肩今天获奖作品的文章,推动《中国社会科学》达到新的高度,是摆在我们每一位编辑面前的必答题。

  今天对于我们获奖编辑而言,仅仅是一个新的起点。

■谢伏瞻院长、赵奇秘书长等领导和专家为获奖文章责任编辑颁奖。        

本报记者 朱高磊/摄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