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景观艺术:城市中有“灵”的自然山水
2022年03月23日 10:1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3月23日总第2373期 作者:王堞凡 白佳峰

  城市化进程中,伴随着大量具有自然特征的土地被用于城市建设,使得能够以自然演替作为主导的用地日益减少,城市景观逐渐呈现出同质化现象,千篇一律的空间环境设计与人们审美需求的变化使得荒野景观的发展成为了可能。荒野景观艺术在城市环境建设中大有可为。

  如何平衡好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人们渴望回归自然的愿望使得荒野景观逐渐受到关注,并为其在城市中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作为景观艺术的一种类型,荒野景观的存在有着特殊意义,其不仅是不可多得的自然资源,且在维持生物多样性、丰富城市环境、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着积极作用。

  城市荒野景观的概念

  对于荒野景观的含义,在微观上即指荒凉的自然景观;从宏观上说,荒野景观则指没有经过人为干预的陆地自然环境,如自然湿地、森林、草原等都属于荒野景观的一种,它是一种原始的自然状态,是大自然中未经人类活动参与的生态系统。

  荒野景观概念的产生与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回望中华五千多年的历史,早在文人士大夫崇尚山水的魏晋时期,有关“荒野景观”的发展便已打开了端序,宗炳《画山水序》中提出的“无人之野”“山水以形魅道”等概念可视为中国最早关于“荒野景观”的解读。南北朝诗人谢灵运《酬从弟惠连》中的“野蕨渐紫苞”、《初去郡》中的“野旷沙岸净”,以及唐代诗人孟浩然《宿建德江》中提到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照人”等也都可视为古代先贤对于“荒野景观”的理解。此外,在中国古典造园中的“天人合一”“师法自然”等理念同样与如今景观艺术中的“荒野”一词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就如计成在《园冶》中所谓:“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景观的营造要体现自然性,这与荒野景观中植被等所具备的自然演替特点相契合。

  相比于郊外大面积的“原始自然”,位于城市中的荒野景观往往被控制在设定范围内,是具备安全性的,其不会为城市的发展带来混乱。城市中的自然保护地、经过修复或设计的河道、荒地等皆属于这一范畴,它们虽然位于人类活动密集的区域,但在发展演替方面基本是以自然为主导的,很少受到人工干预,其具备大自然中荒野自然演化的主要特征,能够极大地保留场地自然原貌,很好地保护城市物种多样性,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

  城市荒野景观的艺术形态特征

  以自然过程为主导的城市荒野景观具备稳定的生态系统。这一特性来源于场地内蕴含的丰富的自然元素,如植被、水体、山石、鱼类、昆虫、飞禽等,它们的存在不仅能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运作提供有力支撑,使其具备低干预、低维护的特点,同时也能在增加城市绿地率、调节空间气候、缓解雨季洪涝灾害、净化空气、涵养水源、维持物种多样性等方面贡献力量。由于这些以物质形态存在的自然元素具备不同的特性,在人为极少干预、自由发展的基础上便能自发生长、竞争、适应,并最终形成在肌理、层次、聚合、色彩等方面有别于人工景观的群落形态。

  城市中的荒野景观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所处的环境决定了其重要的功能便是为人们提供服务。因此,在构建的景观艺术形态中是否具备能够满足人们日常活动所需的休闲、娱乐区域就成为需要考虑的内容之一。所以,城市荒野景观除了包含一些自然生态元素外,在一定程度上仍会基于低开发、低影响模式构建出一些区域,以满足人们日常活动的需求。作为景观的一部分,这些区域虽然有着轻微人工痕迹,但其却与场地内的自然元素维持着平衡、和谐的关系,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短暂“远离现代文明”的去处,使人们深入自然、接触自然。

  荒野景观具备多重美学内涵,相比于人工营造的模仿美,其散发着自由、原始、粗犷的野性美气息,能够真实地反映空间环境的状态。尤其在城市环境日趋同质化的今天,具备品种多样、形态多样、层次多样等特点的荒野景观不仅能够很好地丰富城市环境,有效缓解人们的审美疲劳,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为身处其中的人带来视觉、嗅觉、触觉、听觉等多重感官的刺激,从而获得“乱中有序”的审美体验。

  城市荒野景观有着深厚的人文内涵,不仅是城市肌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者。由于其自然演变的特点,空间形态特征便能够在不断适应周边环境的过程中自由式发展,从而体现出相应的地域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发展的特点。此外,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久居城市的人群向往自然、回归自然的需求逐渐增加,城市荒野景观的存在不仅能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同时又能使人们免于奔波往返于城市与郊野之间。再者,随着荒野生态群落的自由式发展,其空间结构便具备了未知性、探索性,这能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人们尤其是孩童的天性,有着启发智慧的作用。

  在城市荒野景观的营造过程中,需遵循如下原则。首先需要遵循因地制宜原则,结合本土地域特色选取适合的生物品种,如树木、昆虫等,合适的物种与周边环境更具有融合度,也有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基于荒野景观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等功能,遵循生态优先原则能够为城市发展提供积极作用。再次,景观构建中还需遵循文化性、艺术性、低干预性、参与性等原则,以便形成能够反映地域特色、符合人群审美与功能需求的城市荒野景观。

  城市荒野景观的营造策略

  对城市中现存的、以自然更替为主导的用地进行保护是构建城市荒野景观的主要措施之一。如为城市中的自然湿地、树林等设置保护区域,这些区域不仅充满野性美,还有着丰富的物种以及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它们的存在可以有效缓解城市发展中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加强对其原有自然元素、地形地貌等的保护,如保护由自然降水形成的天然河道等就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场地内进行硬质景观建设,为城市居民构建休闲、娱乐、接触自然的去处时,更应基于低影响的人工开发模式展开,以尽可能保护原生生态。这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如香港郊野公园的建设,其将城市中40%的土地纳入郊野公园的范畴,对其进行保护,从而构成了大面积的城市荒野景观,为城市的发展建设、维持本土物种多样性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再野化”修复是构成城市荒野景观的另一重要途径,这种方式能够提升被修复区域的自然程度,从而为城市营造更多的野性自然。这种“再野化”的修复分为被动与主动两种。其中,被动型“再野化”是自然发生的,如在城市工业废地中,借助动物或者风力的帮助,一粒植物种子散落于此,其便会逐渐发芽并形成一个完整的、能够自我调节的生态系统,并最终吸引众多昆虫、动物前来定居,为它们提供一个合适的生存空间。主动型“再野化”指人为主动对场地进行修复,为受损的空间环境重新建立起之前所具备的可自主循环的生态系统,如对城市中受污染的河道进行修复与再野化,使其恢复自然演替、自主循环的生态功能。

  模拟设计即在特定的场地中,根据城市环境的特点与实际发展需要,构建出一个具备完整可循环生态系统的“类荒野景观”,虽然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荒野,其间有人为因素的参与,但其仍具备荒野景观的本质特点,能够发生自然演替,后续也极少需要人为的干预。就如威廉·罗宾逊在《野生花园》中指出的“自然化种植”理念,其注重植被的自然生长,力求减少人为干预,在此背景下,能够形成独特的“荒野美学”。位于杭州的江洋畈生态公园便是经过设计的“类荒野景观”的代表,设计中很好地考虑了环境特点,通过模拟构建与保留部分原生植物相结合的方式,最终将当初西湖疏浚后由淤泥形成的荒野地改建成了如今充满野性美的公园,使其在城市发展中能够发挥更多功能作用。

  作为景观艺术的一种,城市荒野景观不仅具备多重形态特征,在促进城市发展方面也有重要意义。其以自然演替作为主导的发展方式不仅能够降低后续人工维护成本、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人与自然的接触,从而解放天性。此外,荒野景观具备的野性美对于丰富城市风貌,改善空间环境同质化现象同样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在后续的城市环境建设中应注重对于荒野景观的保护与运用,挖掘其更深层次的内涵。

  (作者单位:常州大学艺术学院)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