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与中国古典文化思想
2021年02月19日 08:2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2月19日第2109期 作者:吴泽霖

  作为世界文学和思想的巨人,托尔斯泰在自己的作品著述、书信日记中,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说过许多动人的话语,他真诚地把中国思想“极大”的影响和自己思想体系激变成熟的年代联系在一起,把其后半生的很多精力倾注在与中国思想相关的思考、论述、宣说、翻译、编写、出版工作中。纵观托尔斯泰与中国思想的关系,有许多方面值得我们去思考,特别是在当今的中西文化关系研究中具有参考意义。

  对于托尔斯泰和中国古典文化思想的广泛契合,中国学者有如下判断,如“托尔斯泰非常欣赏老子的‘道’和‘无为’的思想,后来就把它发展成为‘不以暴力抵抗邪恶’的理论”(戈宝权《托尔斯泰和中国》);又如“托尔斯泰完全皈依了老子的‘无为’思想”(周均美《托尔斯泰和老子》)等。其实,托尔斯泰对中国古典文化思想的诸多契合,是在他尚未着意地涉猎中国文化思想的情况下形成的。

  实际上,托尔斯泰着意研究中国古典哲人思想的最初记载,已经是在其步入晚年时(1884)。1891年10月25日托尔斯泰在给彼得堡著名书商M.M.列捷尔列的信中,开列过一份对自己生活各时期影响最大的书目。他认为在他50岁至当时的63岁(即1878—1891)的时候,孔子、孟子和老子对他产生过“很大”乃至“极大”的影响。

  上述记载很好地证明了中国古典文化思想具有历经宏大时空而栩栩如生的普遍性,当代学者应该重视并研究这种文化影响、交融的自然性。在19世纪的俄国,托尔斯泰正转向宗法农民立场,于是对孕育于东方农耕宗法社会的古老思想更加情有独钟。维谢洛夫斯基著名的“迎汇的潮流”概念就指出,在相似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意识形态的各种相同形式有其呼应发展的必然性。所以托尔斯泰一旦着意接触中国诸子的思想,就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因为“真正的影响永远是一种内在的潜力的释放”(卢卡奇语)。

  托尔斯泰虽然对中国诸子真诚热爱,但他从来不是一个虔诚崇拜的“皈依者”或狂热信徒,不会不加分辨地进行“自我灌输”。托尔斯泰是在自己的精神危机和激变困境之中,在广泛阅读东西方经典著作的精神探索之中,走近中国古典文化思想的。对诸子各家,托尔斯泰从不守持某派之说,他如蜂蝶之采蜜,兼收并蓄而取其精华,否弃其“不对”之处,绝不因崇仰而苟同、含糊。他对诸子的专门研究未必通透,但从中却能精准敏锐地抓住和自己探索相关的精髓,而其思想根基就是启蒙主义的民主思想。实际上,任何文化的接受都有着自身的需求背景,因此形成文化的演进流变,甚或桔枳之变。

  托尔斯泰作为一个真诚的求知者,向中国思想学习求教、提问质疑。也正因此,他才会敏锐地抓住这种思想的真正深邃之处,抓住这种思想中最为核心的、最有生命力的东西,把这些思想和他的自我精神完善、反对暴力的思想追求融为一体。而对于比如孔子的身份等级的观念,他置之不顾,也不认同孟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天下通义。即使在他极力赞许的墨子的兼爱说中,也发现“他的不对之处”:因为墨子功利主义地把爱视为工具,“他想改造这种爱,向人们教习这种爱”,这违背了托尔斯泰的观念。在托尔斯泰那里,中国思想有幸遇到了一位思想敏锐的真诚的求学者、切磋者和发扬者,而不是“真理的阿谀者”。

  托尔斯泰回答俄国神圣宗教会议开除他教籍的裁判时说:“我不认为,我的信仰是唯一的、永远不可置疑的真理,但是我还没有看到另一种能够更为简单明确、并能合于我的理智和心灵的要求的信仰。而一旦我认识到这种信仰,我会马上接受它,因为上帝除了真理什么也不需要。”没有永恒的皈依,唯真理而是从。中国思想之道,其本质就是不断地探索真理之道。儒家的大学问是切问近思、反身而诚、谨慎自谦,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是完善自我的永远追求,是和而不同的宏大胸怀和视野。

  所以,托尔斯泰晚年最重要的思想和工作,就是把他所珍惜的中国思想汇入人类几千年精神探索的长河和宝库。托尔斯泰确认全人类有着历千百年而得来的共识性思想,而这些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总是体现于各个文化的独特性之中,所谓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或者说,各种文化,无论自身经历多少曲折坎坷,总是在用其具体而独特的脚步走着人类共同的路子。真正有价值的、有前景的文化独特性总是包含着人类文化的普遍性。

  正是这种欲融全人类真知为一体的思想,使托尔斯泰把中国诸子思想纳入全人类哲人之思的大河中,撞击砥砺,损益扬弃,愈见真灼。比如,在指出“老子的学说的基础,也就是一切伟大的、真正的宗教教义的共同基础”的同时,托尔斯泰又对自己编著的《老子》作了大量删改工作。托尔斯泰晚年编写的一系列汇集世界哲人之思的语录体著作,不是分辨百家的察异心态,而是一致天下的求同之忱。书中所引述的,从新约、孔子、孟子、老子、佛经、穆罕默德,到康德、叔本华、亨利·乔治……虽然都各有论述,侧重不同,甚至时有抵牾,但同时又都是在从不同的角度论证着同一个真理——生命之道。在这些被斥为“有意识的折中主义”(C. H. 布尔加科夫)、被笑为“是托尔斯泰本人的沉默”(A. 别雷)的汇集中,托尔斯泰实践着孔子的不言之教,实践着中国人的和而不同的宏大思想。

  托尔斯泰对中国思想的执着探索,融汇在他终生的、艰苦的精神求索之中。他像孔子一样,一生都在孜孜以求。孔子誓为行其道而不惜“乘桴浮于海”,托尔斯泰为践行自己的思想求索而终有冬夜出走的诀别。这种对自我精神价值和精神力量的自信和执着追求,也是一种共同的人类精神价值。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