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光辉:形成与新时代相适应的中国学术话语
2019年04月12日 08:2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4月12日第1672期 作者:赵光辉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构建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术话语成为当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为此,我们要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深刻理解构建中国学术话语的重要意义,更好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

  以学术话语书写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成就可谓举世瞩目。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的伟大实践需要用学术话语向世界传播,但我们在这方面的能力亟待提升。一些研究成果以西方学术话语衡量中国问题,分析中国现状,往往存在机械生硬的问题,既凸显出西方学术话语的强势地位,也反映出我们目前在学术话语上的能力和水平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还不太相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取得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就要求我们构建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适应的学术话语,用中国学术话语讲好中国故事,彰显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在国际学术交流中,我们应打破西方学术话语霸权,不断提升中国学术话语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积极回应时代需要,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用中国话语阐释中国道路,用中国精神滋养世界文化。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认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这就是说,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不是相反。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的学术理应体现这个鲜明的时代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中国学术话语的创新之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这就要求我们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和重大成就,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更好地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学术发展规律的学术话语总结、概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勇于回答时代课题,承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

  体现民族性、继承性的学术话语

  恩格斯曾说过,哲学就是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以此来理解哲学社会科学的时候,意味着我们首先应把构建中国学术话语理解为具有民族性和继承性的学术话语创新过程。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我们应融通各种文化资源,构建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学术话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术话语的深厚基础。只有建立在通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学术话语,才能具备鲜明的民族特色。因此,我们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立足于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在创新中国学术话语的过程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指导思想,通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为了古为今用,通晓其他国家优秀文化是为了洋为中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术话语,根本在于坚持“走自己的路”“说自己的话”,使我们的学术话语充分彰显民族性和继承性,更好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服务。

  向世界传播中国学术话语

  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因而我们所建构的中国学术话语不是自说自话,而是要积极“走出去”,在国际学术界传播开来,能够引起广泛研究和讨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为中国学术话语走向世界提供了强大的信心和支撑。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有责任讲清楚历史性成就背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优势,用中国学术话语和中国理论向世界清楚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和意义。为此,我们应在深入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基础上加强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建设,增强议题设置能力和提炼标识性概念的能力,整合多种资源建构中国理论,以新技术新手段促进中国学术话语的国际传播。

  在新时代,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走进实践深处,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多到实地调查研究,了解百姓生活状况、把握群众思想脉搏,着眼群众需要解疑释惑、阐明道理,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同时,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学术话语,加强国际学术交流,聚焦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推出能够引起国际学术界关注的高质量学术成果,不断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影响力。

  (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