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跃红:严谨的输出导向与活泼的需求期待
2018年10月19日 09:1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10月19日第1556期 作者:霍跃红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时指出: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习总书记提到的这三点中,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是我们的立足点,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是行动和目标,展现中华审美风范是我们要达到的效果。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时应厘清“严谨的输出导向”与“活泼的需求期待”之间的关系,壮大中华文化基因。 我们强调中华文化“走出去”,“走出去”的应该是优秀的民族文化精品,能够代表中华文化思想体系,传播和谐理念,展示真实的中国形象与文化思想。这无形中要求一种严谨的输出导向。这严谨的输出导向与外国读者对于中国文化所抱有的需求期待之间存在一定的缝隙,在具体的输出环节中,如翻译环节,会出现选材和翻译两方面的内容。选材常常首先考虑思想性,集中于严肃的成套的经典和大部头,翻译过程也讲究严谨的学术性、规范性,而往往无暇顾及艺术性和审美性。

  普通读者对于外来文化的接受往往符合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乐趣到思想。他们对文化输入有非常活泼的期待。我们在输出中国元素的时候要符合这个客观规律,不能急,不是把我们优秀的中国文化一股脑地送出去,而是要有区分,要考虑受众的接受能力和心理期待,要尊重客观规律。我们习惯性地认为中国严肃的、经典的、体现民族特色的文化容易“走出去”;我们比较中西文化时也习惯性地强调差异性而忽略共性。这样做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上海歌舞团的舞剧《朱鹮》演出成功的例子为我们输出中华文化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思考。《朱鹮》选择了在东北亚地区广为人们所关注的国际珍稀保护鸟类朱鹮为题材,表现了朱鹮物种濒危、重现的曲折命运,与环保、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感相关联,从感情上吸引了国外观众。同样成功的例子还有舞剧《野斑马》。可见,立足于人性与灵魂深处,在心弦上寻找共鸣,也便容易在文化交流中找到桥梁和共鸣。国粹和经典的深刻内涵在翻译推广中也需要寻找共鸣,兼顾国外读者的需求期待。

  再如赵彦春教授的英译国学经典《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等,很好地弥补了“严谨的输出导向”和“活泼的需求期待”之间的缝隙,他的翻译充分完整地阐释和实现了跨文化翻译和交流的五个内容,即传统意义上的作品翻译层面、知识性层面、信息层面、娱乐信息传播层面、较深层次的情感和价值观理念的层面。译者对所翻译、传播的文化内容中所蕴含的情感和价值观念的把握,体现的不仅仅是语言理解和处理的能力,更多的是一种视野、一种高度、一种情怀和一种整体性的掌控。

  赵彦春的英译国学经典作品一经发布,立即引起了海内外媒体及市场的热烈反响。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外孙女背诵的《三字经》所采用的就是赵彦春的英译版本。其翻译作品有如此大的影响力,跟国学典籍本身的文化含量有关,也与其准确流畅、形神兼备的翻译有关。通过他的翻译,这些作品中所包含的文化基因得以传承、传播和壮大。

  笔者参加了“2015年文化外宣翻译高级研修班”,当时文化部翻译处有关领导在结业仪式上提出,向外传播的中国文化应该好懂、好玩、好用、好学和好传。这概括了传播中国文化应该具有的要素。因此,我们要分层次进行,先传播能让外国人懂、感兴趣的内容,而且要简单易学。也就是说要接地气,使他们感兴趣、看明白、用得上、能学会,而且还能传下去。口碑相传也好,认真推介也好,总而言之,别让我们介绍出去的内容终止于离开我们的瞬间。

  我们也应该清楚,中华文化基因的传承包括内传,也叫内修,而且这是文化元素输出的前期条件。如果我们对自己的文化都没有了解,没有深刻的领会,怎么可能形成文化自信与自觉,承担起中华文化守护人的职责,向世界传播中国元素呢?一些高质量的英译国学经典作品不仅适合外国人读,更适合国人的自修、内修。

  我们在培养翻译专业学生时,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对于自己文化的认知、熟悉、热爱。学习外语的学生掌握了语言这个沟通的工具,对不同的异域文化接触广、接纳快,但也容易对自己的文化妄自菲薄。或者学习外语的压力、翻译实践的压力往往会压缩学习本国文化的时间,有的学生以为自己就是在中国文化的氛围里长大的,不用刻意去学。学生对于深厚的中华文化往往是只知皮毛,大多数是从中小学或大学课本中带着功利目的或者考试压力学来的,并没有深刻了解。没有了解,何谈热爱?如果对自己的文化没有热情,没有一种家国情怀,那怎么可能做好翻译和外宣呢?要做好外宣的前提是内修,这是每个外宣人才、每个翻译人才都必须做好的。我们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上都应该补上中国文化的课。但这种补课应该注意教学手段、教学方式,不能以考试作为约束、强迫学生的手段,要鼓励他们广泛阅读,传统纸媒、电子阅读、新闻、娱乐等,都可以成为他们获取知识和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的渠道。担任教学的老师也应该弘扬正能量,多跟学生交流正面的、阳光的信息和知识,而不是把对生活的不满带到工作中,影响学生的心理。

  我们既要讲中西文化对比的知识,更要寻找各文化、各民族之间的最大公约数,学习、翻译一些具有深厚文化价值的作品。另外,我们尊重传统文化,但也更要传播先进的当代中国文化。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世界大事,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

  (作者单位:大连外国语大学多语种翻译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