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忠廉 毕筠茹 李梦龙:文化现代性发展的中俄互鉴
2018年01月26日 07:4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1月26日第1382期 作者:黄忠廉 毕筠茹 李梦龙

  现代性,即西方启蒙运动以降“新”世界体系生成的时代,或指现代社会或工业文明,主要反映社会变革和创新及其与文化的对抗和矛盾,由其产生的各种情感、体验、意识和反思,涉及化为物质体系的制度层、寄托人与社会发展的精神理念层、人类自我认同的态度层。

  现代性思想源于西方,却超越民族、国家、地区与宗教,是全球性的社会与文化现象。而现代性文化,是以现代主义精神为代表的文化以及由此而衍生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倾向。文化现代性与社会关系复杂,是对资本主义的社会政治变革及其意识形态(革新、创造、异化、危机等)的反映,表现为前期对资本主义的不满、抗议和反抗及后期为其所吸纳、同化、融合等,还表现为传统与现代的紧张关系,即新旧关系。其核心是理性,一是工具理性,即科学技术理性;二是历史理性,即向永恒的终极目标发展。这两个理性均出了问题,需靠人文理性自我修复,具体而言,靠精神、价值、人与世界的关系,体现为人服务的人文精神。

  现代性虽发轫于西方, 然并非单一,而呈现为多元化制度模式和文化观念。后发国家可立足于今昔条件,探索出自主性发展道路。西方中心论者坚持西方文明的唯一性与正确性,偏执于全球文化的西方化或普世化。各国现代化的环境、条件、努力程度虽说不一,却难免受英美现代性模式的影响与支配。

  现代化是发展方向,西方率先完成并享用了现代化成果。其成功之道虽有无数,也伴生了现代性之痛。各民族各国家都必经现代性洗礼,其现代化无一定之规,无现成的模式,现代性之痛的破解路径也各不相同。

  现代性已渗入中俄文化的方方面面,为其发展指明方向。因国情不同,两国均据实选择了不同的现代化道路,注入自己的现代性。现代性是其价值追求,民族性又是其文化身份的保证。

  西方社会已走出现代,正走向后现代。而中俄正走向现代化,在一定意义上,仍处在前现代与现代之间。面对世界,中俄陷入了两重境地:向西方学,受西方欺。中俄均不愿重复西方的现代化,均有自己的追求。在此过程中,中俄却略显尴尬,一则必经现代化,无法置身其外;二则世界文化格局初定,英美等发达国家已主导全球发展,拥有极大的话语权,国际游戏规则多由其制订,影响着两国的现代化进程。

  互鉴,首先是互相鉴别,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道路的多样化和发展的差异性,其次才是互为借鉴,取长补短。若要互相借鉴,就得突出文化主体性,双方在发展中应力争保护本国文化遗产,开发本民族文化资源,以坚守文化的主体地位,为平等对话提供思想资本。

  中国的现代性问题仍然复杂,国家处于社会转型期,尚未完全现代化,却较早地直面了现代性滋生的问题。过去,中国不曾简单复制西方文化现代性发展模式。20世纪,中国在封锁中跋涉,自力更生,走出了攸关民族存亡的危险境地,走向民族的伟大复兴。未来,中国更要坚定文化自信,承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走不同于西方的文化发展道路,讲好中国故事。中国之路开辟了人类文化发展的新途,是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新模式,它丰富了全球发展观,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唯西方文化马首是瞻的神话。

  俄罗斯由苏联分裂而来,面临新的解构危机,因西方而始终未能摆脱分裂意识,长期为争取承认而斗争。俄罗斯力图恢复史上超级大国地位,追求不重复西欧的道路,成为世界文化的榜样。同时,俄罗斯持有终极关怀式的普遍救世理念,又是极度自尊极度敏感的国家,与欧美的关系时好时坏,却力求与美国和欧洲三角互动,以主导世界格局。

  在中俄合作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双方存在不小的文化差异。同样学习西方,俄罗斯受其影响之深远胜于中国;与俄罗斯相比,中国只是后来者。但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东方文化的中心,在现代化过程中自我定位更加清晰,俄罗斯地处东西方文化结合部,其自我定位略显尴尬。

  中俄有权选择自己的现代化道路。中国文化有别于西方和俄罗斯,而俄罗斯文化又具有过渡性,非中非西。两国应当继承本国民族文化,充分肯定民族意识、民族价值、民族传统等,扬长避短,既不全盘接受或拒斥西方文化,也不全盘接受或拒绝对方的文化。

  中俄均处于转型期,俄罗斯的转型是激进式替代性变革,欲与社会主义制度完全决裂,本质上是西方化与本土化争锋。中国的转型是渐进性增量改革,坚持社会主义,本质上是原则性与创新性的相济,已取得显著成效,正处于改革的深水期。中国历史悠久,文化传统深厚,国家规模庞大,若是推行激进式变革,现代化成本可能昂贵,甚至导致不可预料的后果。以苏联改革为鉴,以1950—1960年代曾经的一边倒为鉴,中国只有先进行经济、科技等改革,才可推进其他的社会改革。

  中国现代性应强化问题意识,立足中国现实,借鉴西方现代性经验,避免重蹈西方和苏俄的覆辙。中国可以开放和批判的姿态迎接西方的现代化模式,吸其利己经验,认清其环境问题、伦理问题、盲目创新、漠视传统等弊端产生的原因,趋利避害,以免重犯俄罗斯和西方现代化建设方面的错误。借鉴方式就是文化交流与对话,于“不同”中求“和”,主张文化多样,兼容共生,反对傲慢与偏见,向对方平等展示本国文化。所借鉴的对象既有优秀的传统文化,又有新创的当代文化,尤其是原创性的文化观念、文化思想和文化产品。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俄罗斯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语言系;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系)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