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鸣奋:流通——网络文艺生态的智慧
2017年12月01日 08:1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2月1日第1343期 作者:黄鸣奋

  【核心提示】作为网络文艺生态建设愿景的“流通”旨在保障艺术主体在身份意义上的创作自由、艺术信息在作品意义上的百花齐放、艺术反馈在舆论意义上的百家争鸣。流通的目的是让网络文艺得以更好地利国利民,造福社会。

  汉语中的“流通”一词并非专指商品贸易、流转,而且包含了流转通行的含义。其源于对自然生态(特别是水的状态与功能)的观察,因此《尸子》卷上称:“水有四德。沐浴群生,流通万物,仁也。扬清激浊,荡去滓秽,义也。柔而难犯,弱而难胜,勇也。导江疏河,恶盈流谦,知也。”作为合成词,“流”重在流动,“通”重在通达。流则不腐,通则不痛,这既是自然生态的妙义,也是文艺生态的智慧。

  网络文艺生态具有流通性

  在考察网络文艺生态时,我们不能不关注身份流动、作品流动与舆论流动的重要性。网络文艺之所以兴盛,首先得益于创作者的身份流动。进入信息时代之后,各行各业对创作感兴趣的人都可以相对自由地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作品,依托自己的专业知识、优势技能和特有阅历从事创造,在与来自社会各界的受众的在线互动中获得声望与效益,其中的成功人士可能成为专业作者,但更多的人保留了兼职身份。如果觉得有些吃力或兴趣度降低,同样可以相对自由地退出。职业作家、职业艺术家也被吸引到网上,真正做到人尽其才。对于作品而言,网络作为平台给文艺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跨媒体、跨文化、跨国界流动条件,这是同为大众媒体的报刊和广播电视难以望其项背的。对于舆论而言,流动性主要涉及热点、痛点、爽点等的变化。昔日的读者或观众如今转化为网络用户,可以相当方便地通过跟帖、弹幕、建公众号等形式发表评论,其身份同样是流动的,并非固化为某些权威人士或机构。

  在更广的范围内,网络文艺所促进的身份流动、作品流动和舆论流动不仅对整个文艺界的运行机制具有冲击、激活、疏导等多种作用,而且改变了世界范围内文化交流的态势。不论网络文学抑或网络艺术,都是率先在西方发展起来的,因为以计算机为标志的第五次信息革命率先在发达国家爆发,以互联网为龙头的信息基础设施也是率先在发达国家建设的。从身份流动的角度看,赴欧美的留学生对网络文艺在我国的兴起发挥了重要的中介作用。从作品流动的角度看,来自港台的某些成功作品(如蔡智恒《第一次亲密接触》)对大陆写手起了示范作用。从舆论流动的角度看,西方人工智能观念、后现代主义、超文本范畴等的输入成为中国网络文艺评论和研究的催化剂。经过这些年的努力,中国网络文艺呈现出后来居上的可喜势头。就身份流动而言,它以遍布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为中介逐渐引起各国主流社会的注意;就作品流动而言,它以网文翻译网站、网络游戏平台等为中介迅速向世界各国传播;就舆论流动而言,它随着我国政府对外交流渠道(如孔子学院)的运作而得以在世界范围内推广。

  生态意义上的“通”,主要是就机制而言。网络文艺创作要技巧精通,网络文艺语言要风格清通;网络文艺鉴赏要意绪沟通,网络文艺研究要学术贯通;网络文艺媒体要平台连通,网络文艺报道要消息灵通;网络文艺贸易要商品流通,网络文艺产业要IP会通;网络文艺管理要眼界开通,网络文艺政策要疏导亨通……归根结底,网络文艺生态建设要立足于融会贯通。

  在宏观的意义上,网络文艺得益于全球信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同时又为全球化进程增添光彩。从技术上说,这种互联互通是依靠屏蔽底层差别而实现的。从应用上说,它必须克服行业垄断、文化壁垒、语言差异、利益冲突、意识形态分歧等多种障碍才能做到畅通无阻。若考虑到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的博弈,问题就更复杂了。信息过滤机制、防火墙等屏障的存在本身就告诉我们:任何时候“通”都只是相对的。网络文艺在机制上对“通”的诉求,总是从属于更大格局中经济、政治和文化的需要。对此,可以从“通”和“流”的关系来认识。如果说流动给包括网络文艺在内的各种网络应用带来生命和活力的话,那么,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现象也可能因为流动而发生。这就决定了疏导网络、清除淤积的必要性。在我国,推行实名制以强化相对于身份而言的责任意识,开展净网行动以维护相对于作品而言的绿色生态,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弘扬主旋律,这些举措都和网络文艺生态建设息息相关。其目的并非为了阻塞网络文艺传播通道,而是为了防止沉渣泛起或垃圾拥堵。

  “流通”促进网络文艺更好地发展

  “流”与“通”辩证统一。只有机制通畅,才能保证身份、作品与舆论意义上的艺术交流顺畅。只有身份、作品与舆论都能“流”而畅,才能说机制达到了“通”的要求。就此而言,我们可以从传统文化与流通相关的智慧中获得启迪。早在上古时期,就有思想家用精气在宇宙之间的流通来解释生命的奥秘,像我国的宋钘、尹文就是如此。他们的观念和《黄帝内经》所代表的黄老医家学说相互印证,代表了基于“气”一元论的生态学说。董仲舒元光元年举贤良对策,称赞孔子作《春秋》“书邦家之过,兼灾异之变,以此见人之所为,其美恶之极,乃与天地流通而往来相应”,这是从精神层面着眼谈“流通”。将“流通”理解为商品交易(特别是以货币为中介的商品交易)的观念是晚起的,相关市场学说、营销策略等几乎都过分强调金钱的作用,束缚了人们的眼界。20世纪中叶爆发的媒体革命引导人们将“流通”的重点转移到信息上来,自由软件、资源共享等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对于拓展视野、转变视角大有裨益。上述历史进程对网络文艺的演变发挥了深刻影响。时至今日,大数据也好,云计算也好,都可以在信息意义上为网络文艺的流通服务。关键是必须从广义上理解“流通”,不能唯利是图、唯钱是举。网络文艺的真正价值不在于造就了年收入过百万、千万甚至以亿计的明星作家或演艺人员,也不在于为文化产业贡献了多少百分比,而在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要,有利于社会成员之间的心理沟通。

  对生命来说,“流”与“通”的统一以新陈代谢为宗旨。对文艺来说,“流”与“通”的统一以激励创新为要义。创新历来都是在创作自由与社会规范的角力中实现的。没有创作自由,就谈不上瑰丽想象;背弃社会规范,则可能误入歧途。在一定意义上,创作自由与社会规范的矛盾是文艺生态建设的核心命题。所谓社会规范既包括语言规则和艺术标准,也包括道德、礼仪和法律等行为准则。在这些方面,网络文艺领域目前仍然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以网络文学为例,某些作者片面追求写作速度,轻视语言的规范性,虽然编织出吸睛的故事,达到每日万字、三万字甚至更高的产量,但说不上“文从字顺”,以至于有的评论家慨叹“文学不知何处去,网络灌水空悠悠”。错别字泛滥的问题也存在于网络游戏、网络电影等产品字幕当中。在网络文艺界经常被诟病的抄袭现象则是违背行为准则的。从产业的角度看,更严重的问题是屡禁不止的盗版。它好比寄生虫,将正版作为宿主来榨取,对文艺生态具有破坏作用。我国网络文艺繁荣起来之后,国外网站未经授权加以翻译、改编、改写,已经成为当下值得关注的“洋盗版”。要解决这类问题,不仅需要增进全民版权意识,而且需要政策法规、国际公约等保障,以及相关各方的共同努力。

  综上所述,作为网络文艺生态建设愿景的“流通”,旨在保障艺术主体在身份意义上的创作自由、艺术信息在作品意义上的百花齐放、艺术反馈在舆论意义上的百家争鸣。流通的目的是让网络文艺得以更好地利国利民,造福社会。“上善若水”,我们不妨将这句话移赠网络文艺。借鉴前引《尸子》“四德”论所言,网络文艺要像水那样有仁,惠民,造福社会,促进各个阶层、组织以至个人之间的理解和联系;要像水那样有义,明辨是非,善善恶恶;要像水那样有勇,敢于坚持原则;要像水那样有知,即使作出重大贡献也不自满,永远保持进取精神。这样的作品和上述作为生态愿景的“流通”的有机结合,代表了我们对网络文艺的殷切期望。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