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守祥:为娱乐化的审美矫正
2017年09月01日 07:4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9月1日第1283期 作者:傅守祥

  作为“艺术与人生”关系的一体两面与思想交集,“人生艺术化”与“艺术人生化”既是一个古典美学论题又有现代美学意蕴,更因结合当今时代的“审美泛化”而从精英命题走向大众,继而参与进社会各个角落。无论是艺术的“为人生”与“为艺术”之争,还是“艺术与人生”的双向互动与互渗,其各自的独立性毋庸置疑,而两者的融合与重叠更需要在当下时代加以辨别与区分。

  在“艺术与人生”的关系坐标与谱系中,“艺术性”(包括“文学性”)无疑是区别二者的焦点:“为人生”的艺术有时会极端化地远离甚至抛弃“艺术性”,“为艺术”的艺术则有时会将“艺术性”极端地抽象化、数量化、形式化。如何实现二者之间“和而不同”式的互助双赢,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与总结的。

  面对当今时代消费主义催生、文化民粹主义风行、交往体验的互动性诱惑加深等“叠加效应”,当代文化特别是大众文化的诸种艺术呈现中的喜剧性审美出现了蔓延性的偏差,过度娱乐化、浅俗化作品甚嚣尘上。此种文艺乱象,从外部分析固然有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原因,而从内部分析则主要是因为将“艺术与人生”关系剥离、淡化、错位甚至倒置——将“为人生”庸俗化、低俗化甚至恶俗化,甚至将其盗换成“为金钱而艺术”;将“艺术与人生”关系剥离或者淡化,自我标榜“不辨是非”、“自娱自乐”、“参与即存在”式的后现代狂欢;将“艺术与人生”关系错位甚至倒置,高调喊出 “眼球经济”、“娱乐至死”,心甘情愿地将浅俗文艺进行到底。

  中国传统美学讲究“目击道存”、“养心悦耳”,《礼记·乐记》所谓“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都旨在阐明真正优秀的艺术,理应通过“养”眼“悦”耳,使受众获得视听快感,并进而达于心灵,得到认识启迪和精神升华。针对当代视觉文化泛滥中的技术主义倾向,仲呈祥指出,在技术化背景下,要做到既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丰富审美表现手段,又不让技术的扩张冲淡艺术,从而有效抵制文化上的墨守成规和技术至上,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在娱乐化时尚中,要真正做到既坚持寓教于乐,艺术通过快感创造美感,又反对止于快感、游戏人生,从而有效抵制文化上的犬儒主义和“娱乐至死”。

  事实上,21世纪以来中国大众文化产品以身体快感与视觉刺激为审美内核的叙事策略、修辞风格与话语癫狂,呈现给受众的更多是审美形象化和身体快感化的声色欲望之作,其语义学维度的审美思考越来越匮乏。如何达到对审美泛化的形而下之轻的规避,以及对喜剧美学的人性解放之重的自觉追求,是“文化中国”复兴过程中亟待解决的思想难题。

  大众文化的时兴,确实是充满争议又无法回避的重要文化现象,关于大众文化的审美品格更是纷争迭起。现代人感性存在的快感体验与大众向度,是大众文化内在活力与文化市场机制外民间智慧的体现,“感性、愉快、当下”应该是大众文化审美品格的起点。可惜的是,无信仰的繁盛与无原则的喧哗成为当今时代大众文化的普遍性样态,崇高品格的匮乏与英雄人格的稀缺成为消费时代文化被金钱和功利普遍“钙化”的后遗症。审美离不开现实人生,但它决不是“满足”与“迷恋”,而是发自内心地“热爱”与“珍重”;释放、抚慰、减负、宣泄只是审美光谱中的低限,由内而外的身心俱悦才是审美的正效应。正是缘于此,审美从最高意义上说是以带给人类欢乐、自由、解放与光明为己任的,是以教人奋进有为为目标的,并合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

  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从根本上讲,超越性是人类自由自觉本质在文化审美中的显映,审美的特点就在于它超越了有限的功利之境进入了一个无限澄明的意义世界,人不再囿于外在粗陋的实际需要,不再将对象视作有利于有限需求和意图的工具——人通过审美,通过非实用性的自我发现、自我肯定、自我创造最终达致最高的自由境界。

  鉴于当前的审美乱象和文化迷失,亟须将兼具中华传统美学特色与现代美学精神的“人生论美学”发扬光大,以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历史的”标准为坐标,实现新世纪的美学自觉与文化自觉,以切实的“审美介入”矫正文化时弊,推动重建文学艺术的审美伦理。文艺批评理应是文艺创演的镜子,是治疗不良创作症候的良药,是引导文艺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繁荣文艺创作,离不开文艺批评的健康发展,文艺批评理应以“审美介入”的方式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中国经济的当代振兴令世界瞩目,而富强之后展现什么样的文明、呈现什么样的文化面貌同样令人关注。一个国家的真正强盛,最重要的标志是国民的人格独立和内在尊严的崛起,以及“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社会操守和基本道义的形成。被高尚、优雅、敏锐、仁慈的“审美趣味”熏陶出的个体素养,将成为文化复兴与文明崛起的基本标志,而拥有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诚信友善的国民素质、廉能高效的责任政府以及厚德载物的时代文化,才是实现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重要保障。

  (本文系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项目攻关计划项目“文化产业的演化机制、政策优化与创新战略研究”(2016GH015)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