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印:一带一路建设与中国文化的域外翻译与传播
2017年07月21日 07:5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7月21日第1253期 作者:王宏印

  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提到:“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文明之路。‘一带一路’建设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无论从文明的角度,还是从和平与发展的角度,一带一路建设都离不开翻译。翻译活动功莫大焉。

  中国是文明古国,在过去的五千多年中创造出了灿烂的文化。两千多年前通过“丝绸之路”将中国的文明传播到了西方。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在传统文化和中国现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的对外翻译和推介中,存在着一定的误读与偏差。例如,早期理雅各把中国典籍著作中的“帝”或“上帝”译为“Emperor”,后来他发现中国的“帝”或“上帝”就是基督教中的“God”,于是把中国文化典籍中的“帝”和“上帝”都译成了“God”。这种翻译是理雅各有意为之,有融合中西文化或宗教的倾向。但我们知道,中国的“帝”或“上帝”绝不是西方的“God”,此种翻译或多或少带有某些误读误解。再如,葛浩文在译《狼图腾》中的“你们汉人就是骨子里怕狼”一句时,把“汉人”一词译为“Chinese”,而不是“the Han people”。虽然葛氏有他的理由,但是与中国人的理解还是不一样,至少是出现了某种程度上的偏差。理雅各和葛浩文作为重要的汉学家,不可能不知道如此翻译的确是偏离了中华文化,如此,明知有误而故意为之的翻译实则就是一种有意误译的“文化过滤”行为。这是当前值得我们研究的有价值的话题。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民族与文化认同是毋庸置疑的,蒙古族是中华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为此,更要研究西方汉学家的有意误译与偏差背后的文化翻译策略与意识形态、权力的关系。因此,如何真实地通过翻译反映中国形象,使世界认识一个真正的中国,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

  当前,“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广阔前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中华多元化文化发展视域下,在梳理国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和推介中,要树立文化自觉和翻译自觉的信心,在文化翻译中重视多元文化价值观的构建,在国际文化传播中发挥我们的应有责任和引领角色。文化翻译和翻译自觉是21世纪中国翻译的关键问题,也是国家发展与交流的重要文化行为,牵涉到民族国家的政治文化态势,更是一个整体的文化方略。中国文化“走出去”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与异域他者文化进行平等对话的诉求,文化自觉和翻译自觉要求我们避免对中国文化的误译、偏差和文化过滤。为避免历史的误读与误解,究竟由谁来翻译,推进“走出去”进程呢?

  杨义提出,翻译借助于异域文化的外因,又内渗而转化为自身文化的内因,它作为一个标志,拓展了人们的世界视野,激发了人们的精神活力,从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文化精神启示的资源,可谓一语中的。在从“拿来主义”——借助于异域文化,到“本位观照、外位参照”——内渗转化进程中,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引进来”消化吸收后转向“走出去”的对外传播的过程,这是当前主动承担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担当和任务,从而使世界认识一个真正的中国。我们应该探索以“本位观照”——中国译者为主、“外位参照”外国译者参与的中外译者合作翻译的理想范型,优先以中国译者为主,精准把握传统文化核心价值,与西方译者在译出语的润色和流畅方面进行合作,以此来综合呈现传统文化的语言特性和文化表征,从而确保传统文化“原汁原味”地在海外传播,这对于增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认同意义重大。

  翻译不仅是一种单纯的语言转换,也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跨地域的文化沟通和交流过程。在大数据时代,翻译更是一种文化战略,在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注定发挥更大的作用,体现翻译应有的功能与价值。在这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我们应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传播策略,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翻译模式,以纠正西方世界对我们的误读与误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