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波: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传播之路
2017年07月21日 07:5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7月21日第1253期 作者:武波

  今年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吸引了全球的目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在加速实现中。用古人的话来形容这次盛会,正是“仁定四海,八方景从”。

  一带一路,是一条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并造福全人类的和平之路、和合之路、大同之路,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管子曾经说“和合故能谐,谐故能辑”。在此,“和”表示和平共处,“合”代表分工合作,“辑”的意思是和睦。

  一阴一阳之谓道。中国人常说:“和为贵。”其实,古人的真实意思是“合为贵”,因为《易经》讲的道理是: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万物以合为生生不息之奥秘,“和平”一词,“和”即阴阳相合,“平”即阴阳两平。孔子作《春秋》一书,其真实意图是持平之论,而非主观铁口之断。故此,“和平”一词用英语表达,绝非peace,而是unity and balance。peace的准确含义是“不打仗”,是消停,而非安宁。

  中国社会科学院许明龙所著《欧洲18世纪“中国热”》(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谈到,中国的物质文化(tangible culture),如丝绸、茶叶、陶瓷、园林艺术等,早在18世纪就已在欧洲引发了“中国热”。今天,中国文化“走出去”则更多要涉及中国的非物质文化(intangible culture),即中国人独特的世界观与思维方式。那么,什么是中国人独特的世界观呢?心物一元,自他不二。换言之,就是天人合一。

  与西方文化相比,中国文化亦有三位一体说:道统(世界观)、和合(方法论)和礼教(可持续)。以往,我们过多强调中国的方法论,相对忽视中国人的世界观与传统礼教,这应该加以纠正。

  究竟什么是道?什么是德?曾仕强说,道就是万事万物的总根源。辜鸿铭说,道是宇宙的神圣秩序。古人云:修道有得,谓之道德。故此,将“道德”翻译成virtue,显然是窄化了中国文化的基本哲学思想。在西方,一个绅士只要做到行为举止优雅,即可称为绅士。但是,在中国,一个君子的标准是更高的。也就是说,中国文化重视动机,西方文化重视结果。中国的君子不仅行为要符合社会规范,其起心动念亦应符合高尚的道德标准。

  笔者长期为外国官员讲授中国文化。每当讲到中国人“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崇尚和平、深谙柔弱胜刚强的道家思想时,外国官员绝大多数都感到新鲜,甚至受到启迪。

  当一个中国文化传播者透彻了解了中国文化真谛,随之而来的就是准确传译的问题。在此,我们举一例子加以说明。在《道德经》中,老子有这样的论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甘肃道教名山崆峒山山门处,有四个大字“道法自然”,并配有英译文:The great way is to observe the law of nature。这其实是一句错误的译文。据中国道教协会原会长任法融道长解释,“道法自然”即“道本自然”。也就是说,“道”是先天的(a priori),它本来就是自己的那个样子,“道”是超越“器”的宇宙第一因。因此,正确解读中华经典,可以使对外传播变得轻松,变得自然而然。据此,“道法自然”的正确英译文应该是:The great way is just the Self-so。

  笔者认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涉及三个层面的问题。拿一个鸡蛋作比喻:第一,蛋黄代表中国的文化经典,以四书五经(或十三经)为核心。这里是中国文化最为独特的部分,包括中国人的世界观。《大学》中有三纲八目(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庸》里面有三达德五达道(知、仁、勇,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些是中国文化精神的浓缩。第二,蛋清代表向世界说明中国所涉及的翻译理论与传播思想。笔者的翻译及传播理论是:迻文译化大翻译。“迻文”指翻译语言文字,“译化”指传播教化,大翻译指中国梦的国际化。中国梦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The Chinese Dream is the global dream)。第三,蛋壳代表向世界说明中国所应采用的翻译技巧与手段,例如直译与意译、增译与省译、归化与异化,等等。这里谈的是具体手法与技巧。总之,蛋黄、蛋清和蛋壳这三个同心圆,代表了向世界说明中国所要处理好的三个大问题,即“道”、“法”、“术”三者如何统筹兼顾,并整体协调地展示给全世界。

  总之,当今中国文化“走出去”,重点不在传播手段,而在传播内容。而传播内容的厘定有赖于两个基本课题,即回归经典和正本清源。中华民族勤劳、智慧、勇敢,因为我们有群经之首,也称群经之始的《易经》。孔子说:“易与天地准,故能弥伦天地之道。”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要认真学习,正确解读经典,把中国文化最为宝贵的哲学思想,特别是天人合一的自然哲学观,经过中国学者的正确理解,并用最为贴切的英语,传递给世界其他民族,使全人类受益。

  子曰: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中国文化“走出去”,当务之急是恢复传统,做真正的中国人,做有中国世界观的中国人。

  (作者单位:外交学院英语系)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