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世举:语言服务建设要理性需创新
2017年02月17日 08:0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2月17日第1149期 作者:赵世举

  语言服务是“一带一路”建设不可或缺的基础保障,必须先行。这已渐成共识。近年来,语言学界及相关领域积极行动,为“一带一路”语言服务建言献策,成效初现。但我们也感到有必要深化调研,科学规划,理性建设,创新发展,有序运作,以防冒进和走偏。

  理性建设

  “一带一路”建设涉及广泛,情况复杂,是一项逐步推进的长远工程,相关的语言服务建设必须与之相配合,一切从实际出发,理性推进,力避一哄而上。

  首先,深入调研,增强针对性。“一带一路”沿线地缘错综复杂,语言众多,要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切实有效的语言服务,就必须深入调研相关国家的语言国情和可能的语言需求,调研这些国家、地区及企业的发展规划及其跟我国合作的可能领域,调查与语言相关的政治、文化、宗教、民俗等国情民意。同时也要了解我国各层面“一带一路”建设规划和布局,以及相关语言服务现实状况等,作为制定切合实际的语言服务建设规划的依据。

  其次,注重规划,防止一哄而上。目前,社会各界服务“一带一路”语言建设十分踊跃,可谓各显神通。这就迫切需要国家进行顶层设计和统筹,地方政府和行业组织具体规划、协调和指导实施,以免冒进。制定规划和行动方案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国家乃至同一国家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制定国别化、地区化策略和举措,切忌一刀切、简单化。

  再次,统筹兼顾,避免顾此失彼。总的来看,语言人才尤其是非通用语人才培养骤热当然是好事,但怎样保证发展适度、化解不同层面已存在的难题、实现有效培养,还需要深入研究。尤其是已有就业压力的英语专业和使用有限的非通用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更需要科学测算,量需培养。非通用语人才培养如果盲目上专业和扩招,会带来很多新的问题,需要统筹兼顾。

  最后,量力而行,杜绝滥竽充数。我国语言服务行业由于处于发展初期,尚缺乏成熟的监管机制,准入门槛较低,但语言服务又是要求高水平高质量的行业,如果任由低标准建设、低水平运行,不仅影响声誉,更会耽误“一带一路”建设大事。比如因语言翻译企业服务质量差而导致客户造成巨大损失甚至项目夭折的事并不鲜见。

  创新发展

  “一带一路”语言服务建设应跳出另起炉灶的思路,更多地从现有的基础出发,充分利用已有条件,科学对接“一带一路”语言需求,走创新发展之路。

  首先,多样化培养语言人才。为了解决“一带一路”建设所需非通用语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需要突破传统,在培养目标、模式、途径、方式、课程体系等方面据需创新。如下做法或可尝试。

  实施综合性语言人才培养。改变过去单纯的语言技能培养,加强文化、政治、历史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承担综合性工作的能力,以拓展其适应面和就业口径。为了解决综合培养带来的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可以适当缩小各科目的空间涉及面,突出国别化、区域化(如中亚地区、东南亚地区等)培养,这恰好又可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此外,还可实行“地区通用语+目的地语”(如俄语+中亚国家语言)的所谓“复语”型人才培养。

  加大复合型人才培养。要将语言能力和各种专业能力(如经贸、法律、工程技术等)的培养紧密结合,培养兼具过硬的语言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更加多样化的国际人才需求。此外,还应加强懂外语的跨学科人才培养,以满足新兴领域需要,如语言信息处理工程师、语言资源产品研发人员等。为解决急需,复合型人才还可采取订单式培养。

  试行留学生教育转型。有条件的学校可由过去主要着眼留学生回国择业转向为我所用的目标追求。留学生除了专业优势外,又了解中国和本国的文化,能够满足海外项目的需求。这预示留学生教育转型的广阔前景。

  此外,应改变过去单纯进行语言培养或泛专业培养的做法,转向针对“一带一路”建设需要的定向式培养。拓展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口径。就现有的情况看,汉语国际传播类专业在全国布点多,招生量大,已经出现较大就业压力。但这是非常难得的现有资源,可充分利用。有条件的高校可以适当调整该专业培养口径,瞄准“一带一路”建设语言人才需求,培养既可胜任汉语国际教学,也可胜任其他相关工作的复合型语言人才。这既可解决“一带一路”建设的急需,又有利于该专业的生存和发展。

  推进孔子学院多样化办学。我国企业走出去,无论是企业所需,还是所在国的法规要求,都必须在所在地招收员工。孔子学院可以承担起这类人员的汉语培训任务,为中外合作培养当地人才。重点是两类培训:一类是最基本的汉语交际能力培训,旨在培养普通员工,一类是与我国在当地可能的合作相配合,进行专业汉语培训(如服务交通、矿业等工程的),为中外合作储备相关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发挥少数民族语言人才优势。我国有不少跨境民族语言资源,这些语言中外相通或相近,可充分利用,避免重复设置专业。例如我国柯尔克孜语,跟吉尔吉斯语其实是同一种语言。可以通过对我国母语为柯尔克孜语的人才进行吉尔吉斯斯坦国情等必备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承担起相关的语言服务工作。

  其次,推动政产学研结合,构建语言服务体系。建立政产学研结合的语言服务建设模式和营运模式,是提高语言服务效益和水平的最佳途径。把政府的信息优势、政策优势和协调功能,行业、产业的生产能力和需求信息,学校和学界的人才优势和学术优势相对接、相整合,构建语言服务建设的联动、互动体系和机制,以实现语言服务建设和供给的科学性、针对性和高效率。

  再次,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开拓服务途径和方式。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是最大限度满足各种不同的语言需求的最重要办法。一是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各种移动设备,构建覆盖广泛、灵活多样的语言使用服务平台和多语言咨询服务平台。二是开发便携实用的电子化的语言学习产品、随身翻译器和多语阅读器、多语百科辞典和专业辞典等。

  有序运作

  我国语言服务还处在发展初期,加强相关建设和营运的有序化,是保障语言服务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条件。

  第一,建章立制,避免恶性竞争。制定并推行语言服务企业和人员的资质认证制度、平台及产品的质量标准和质检制度、语言服务市场行为规范和监管办法等。

  第二,推动规模化发展,加强体系建设。在国家规划统筹下,根据“一带一路”建设需求和市场规律,稳步推动语言服务企业和服务方式的规模化发展,逐步构建灵活多样、功能齐全、协调发展、优质高效的语言服务体系。

  第三,加强信息共享,促进协调发展。为“一带一路”建设服务已呈千军万马齐上阵之势。在轰轰烈烈的形势下,无论是语言服务建设还是服务运营,都特别需要加强信息沟通和行动协调,以保障相关建设科学合理、营运井然有序,真正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

  (本文系国家语委2016年度重点科研项目“‘一带一路’话语构建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文学院、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