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效反腐的文化视角
2016年07月08日 08:0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7月8日第1003期 作者:袁玲红

  从制度层面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尤其是健全全程监控机制,前移监督关口,是当前反腐倡廉建设的重点。而制度从制定到落实,都受到人的观念意识的影响。事实上,反腐斗争历来是意识形态领域的热点和焦点。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因此,从意识形态层面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对于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倡廉工作意义重大。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腐败的发生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的滋生和蔓延有其客观的社会思想文化因素,与一定历史文化条件制约下的社会观念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同时,根除腐败单纯依靠严刑峻法,也不能彻底实现标本兼治的实践效果。作为中国传统的主流文化,儒家思想注重宗法家族关系的伦理道德意义,将血缘亲情作为确立宗法伦理规范的内在依据。儒家认为,血亲伦理规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基础。因此,人情关系概念首先就是从家庭和亲属特征中发展出来的。这种传统文化强调亲亲相隐,易失去大是非。与这种重人情关系的文化相伴生的,是“官本位”思想。在传统社会心理过程中,人生最幸福的时刻莫过于“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这两者都是做“官”,金榜题名是当上了朝廷的官,意味着封官晋爵;“洞房花烛”则是当上了“新郎官”,意味着人生似锦。在这种传统人情文化与官本位思想的交互作用下,“腐败”行为被赋予个人发展的利益性增进色彩,很大程度上在面对家族或利益相关者时被“容忍”甚至“鼓励”、“认可”。因此,在现代法治的意义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不仅需要法律制度对人的行为从外部进行约束,更需要从精神世界内部对人的心灵进行洗礼,筑牢党风廉政的思想道德防线,必须在全社会创造尊廉崇洁的思想环境。

  首先,要加强党性教育,坚定理想信念。反腐倡廉建设,不仅出于政治上保持党员先进性的考量,更要出于坚守人生信仰及弘扬高尚人文精神的诉求。党政领导干部是廉政文化建设与实践的重点和关键,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自觉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始终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

  其次,从党员干部思想实际情况出发,完善与创新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机制,丰富教育内容和形式,深入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提高对理论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自觉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在政治问题上,要有见微知著的眼光,以清醒的头脑、高度的警觉和坚强的党性抵制腐败的侵蚀,以高尚的人格做约束,塑造清正廉洁干部的形象。

  再次,加强伦理道德教育,批判物欲化与过分享乐倾向。对于资本关系造成的普遍异化,马克思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揭示了物化(即商品拜物教)带来的奴役和压迫,其最大特点是把金钱和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职能泛化,成为人们一切社会交往活动的媒介,进而成为社会交往关系中身份和地位的象征。由此带来的扭曲的消费观、享乐观,在很大程度上成为腐败滋生蔓延的根源。因此,要按“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加强党员干部的伦理道德教育。要以党章为镜,对照党的纪律、群众期盼、先进典型,改进作风;要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正视缺点和不足,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怀为民之情;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既要解决实际问题,更要解决思想问题,保持共产党政治本色;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对存在问题的党员干部进行教育提醒,对不正之风和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

  最后,加强警示教育,对腐败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从短期看,坚持“零容忍”,不再单纯以具体的数额作为定罪量刑标准,而要综合考虑犯罪情节和涉案金额,会增加调查机关的工作量。但从长远看,“零容忍”对各级官员有强烈的警示作用,让广大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主动在思想上划出红线、在行为上明确界限,有利于降低腐败行为的发生率;同时会更多开始从小案件入手,减少腐败大案的发生率,有利于全社会养成健康的廉洁文化。

  (本文系江西省高校党建课题“高校反腐倡廉的制度和廉政文化研究”(JXGXDJKT.YB-201350)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江西农业大学政治学院)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