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当代阐释
2016年05月27日 08:3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5月27日第975期 作者: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陈金龙

  确立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指导地位的依据,在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进行了阐释,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和魅力。

  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来源于其规律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普遍规律的揭示,促成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形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揭示客观世界最一般规律的原理,即辩证唯物主义所包含的基本原理;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原理,即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所蕴含的基本原理;揭示人类思维发展规律的原理。只要客观规律及客观规律起作用的条件仍然存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可以发挥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来源于其理论旨趣。马克思一生坚持面向人民群众,以实现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为己任。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曾把自己的研究方向称为“人的科学”。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关注人类世界、人的生存,对人的异化了的生存状况给予了深刻批判;马克思主义关注人的价值、人的自由和人的解放,对人的发展进行了深层思考。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旨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坚持实现人民解放、维护人民利益的立场,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反映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

  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来源于其基本方法的有效性。马克思主义既是一种世界观,也是一种方法论,为审视历史、评价历史,为观察当代问题、解决当代问题,提供了基本的方法。比如,马克思主义遵循实事求是的认识原则,强调从客观实际出发,立足于动态发展的社会现实来认识现实世界、批判现实世界与改造现实世界,这种认识方法具有永恒的魅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及发展规律,是“伟大的认识工具”,是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有力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来源于其理论品格。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永葆生机和活力,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是一种实践的理论,不是经院哲学、书斋理论,其目的在于指导实践、改造世界。实践推动理论的发展,理论又指导实践的深入。理论和实践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既带来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断成熟,也带来了实践的不断深化和成功。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格,习近平总书记进行了充分肯定。他说,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不仅致力于科学“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积极“改变世界”。

  对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当代阐释,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指导地位的确立提供了合法性支撑。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