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担起社会责任
2016年05月27日 08:3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5月27日第975期 作者: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杨晓慧

  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殷切希望和明确要求,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勇担社会责任,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保障意识形态安全,是勇担社会责任的根本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哲学社会科学教师是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的守卫者。要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的原则,要以正确观点和立场,加强学术自律,占领课堂主阵地。要坚持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强理论自觉,坚定学术自信,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要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服务党委和政府的决策咨询作用,应对改革开放创造出的“中国奇迹”不断加以概括,提出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增强中国在世界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坚持树立正确的学术操守,牢记国家使命,是勇担社会责任的根本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潜心治学,树立优良学风,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底线,真学、真信、真懂、真用,做真学问。以深厚的学识修养赢得尊重,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引领风气,推动形成“崇尚精品、严谨治学、注重诚信、讲求责任”的优良学风。

  要聚焦国家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回应人们关切,推动社会进步。坚持为人民群众做学问、为人民群众拿笔杆子,永远与人民为伍,反映人民群众心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努力成为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

  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自身固有的“育人功能”,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浓厚的学术氛围是勇担社会责任的根本保障。良好的学术生态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意义重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是良好学术生态的营造者、坚守者和受益者。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生态仍需优化,丝毫不能懈怠。

  要营造学术氛围,注重学术传承,支持学术创新,加强青年培育,努力培育相互尊重、开放包容、和谐发展的学术生态,营造自由探索、平等交流、严肃活泼的科研氛围,打造志趣一致、团结协作、资源共享的研究团队。

  要以学术的品位去工作、以学者的情怀去服务、以学科的意识去创造,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积极向上、互学互鉴”的良好学术生态,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