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外汉文化的比较研究
—— 以越南汉文学与民俗文化的调查与研究为例
2016年01月29日 08:0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1月29日第898期 作者:陈益源

  东亚地区,过去多以汉字作为书写工具,形成一个跨越空间、跨越时间的汉文化区。除了中国以外,古代的朝鲜、日本、安南等国家,都存有大量以汉字书写之作,相对于中国文化,可称为域外汉文化区。域外汉文化与中国汉文化血肉相连,既有同构性,又有异质性。要想了解中国汉文化在域外的传播与发展,真正认识中国汉文化的博大精深,不关注域外汉籍文献,不用心进行整体的比较研究,很难有真正客观的认知。我们唯有认真从事域外汉文学与民俗文化的研究,对于韩国、日本、越南等国家汉文化与其本土文化交融的情形,才能有进一步的认识;通过比较研究,以开拓更宽广的学术视野。

  在上述理念下,中国台湾地区的学者对于域外汉文学的研究起步甚早,并已累积充足且可观的成果。仅以越南汉文学与民俗文化为例,台湾学界早在1950年代,即有《中越文化论集》的出版与《中越诗史》的编撰;1960年代,邬增厚、陈以令则分别撰述过《越南的汉学研究》,介绍越南汉学各期的发展以及当年南越汉学研究的实况;1970—1980年代,又有胡玄明《汉字对越南文学之影响》、陈光辉《越南喃传与中国小说关系》、释德念(胡玄明)《中国文学与越南李朝文学之研究》、朱云影《中国文化对日韩越的影响》、郑永常《汉文文学在安南的兴替》等专著问世。尤其是1987年以来《越南汉文小说丛刊》的出版,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台湾学者进行越南汉文小说研究的风气。

  进入21世纪,越南汉文学与民俗文化研究在台湾仍方兴未艾,例如有《越南汉喃铭文汇编》等的编纂,也有《越南史论——金石资料之历史文化比较》、《越南汉文小说研究专号》、《蔡廷兰及其海南杂著》、《中越汉文小说研究》、《越南汉籍文献述论》、《越南儒学资料丛书》、《黎贵惇的学术与思想》等出版,以及“越南李文馥的北使经历及其与中国文学之关系”、“在东方遇见西方——1830年代越南汉文学中的东亚新世界”、“十九世纪越南使节于中国购书记录之调查与研究”、“清代越南使节黄鹤楼诗文之调查、整理与研究”、“清代越南使节岳阳楼诗文之调查、整理与研究”、“《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的补充与考证”等专题研究计划的执行,不胜枚举。

  自2006年4月起,笔者在台湾成功大学先后执行“东亚汉文学与民俗文化之调查、整理与研究”和“闽南文化研究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整合型计划,力求结合书面文献与田野调查,以改进研究方法,提升研究水平。曾主办“东亚汉文学与民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闽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东亚的思想与文化——以越南为核心”国际学术研讨会、“第12届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年会暨东亚端午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并出版《东亚民俗与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东亚汉文学与民俗文化论丛(一)》、《东亚汉文学与民俗文化论丛(二)》、《闽南文化札记》等。

  在这些研讨会、论文集中,有60余篇和越南汉文学与民俗文化有关的论文。如《从新发现潘佩珠(1867—1940)的汉文小说谈汉文化整体研究》(陈庆浩)、《东西交流史上汉文小说所表现的文化冲突》(王三庆)、《从越南汉文社会史料论人物传说与地方神祇之形成——以扶董天王为例》(郑阿财)、《中国汉文学对越人诗歌的影响》(阮春径)、《汉模越用:汉喃文字和越南文学》(费香莲)、《中越文人“意外”交流之成果——〈中外群英会录〉述评》(王伟勇)、《越南歌谣及高雅诗歌中的中国地名》(阮春径)、《越南文献中李陈朝哀牢关系研究》(耿慧玲)、《蔡廷兰越南行迹及其民俗记载》(陈益源)、《关于越族受中华文化影响的一些风俗习惯》(武光仲)、《试论现代时期越南儒家思想的特点——从中国先秦两汉儒家学术思想的特点说起》(阮寿德)、《从越南南部天后信仰探讨越南—闽南文化交流》(阮玉诗)、《关于越南所藏的福建人文献资料收集》(丁克顺)、《越儒黎贵惇〈芸台类语〉中的朱子学线索》(林维杰)、《阮廌教育思想中的儒教精神》(阮伯强)、《吴时任在越南18—19世纪的政治社会时间中对儒学之“忠”概念的贡献》(黄氏诗)、《元明时期安南贡物“代身金人”考述》(陈文源)、《郑和在越南:应该却未被记忆与纪念的缘由》(张明亮)、《越南汉文之祖先祭祀碑铭研究》(王三庆)、《由十八、十九世纪越南“族约”经济活动的考察展望其与中国明代“族约”比较研究之可能》(阮寿德)、《端午节对越南当代文化社会之传统价值》(郑克孟)、《清代福建与越南地区的文学交流》(夏露)等。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上述论文的作者中有超过一半是越南学者,他们的论文全都以中文写作或被翻译为中文。同时,两地学者间已经有了密切的交流与合作,既有成功大学的学者专程赴越南展开半年以上的交换学习,也有前来台湾成功大学攻读学位的越南留学生。这些留学生课余时间还参与了笔者另外主持的一项名为“越南汉文学与民俗文化”的计划,以文献考察与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了解越南传统生育民俗以及汉文化对其形成的影响。

  近年来,经笔者指导的多位硕博研究生撰写了和越南汉文学与民俗文化有关的研究文章。如吴秋燕《明代中国所见越南汉籍研究》、阮黄燕《〈西厢记〉、〈玉娇梨〉与越南文学》、林亭君《〈岭南逸史〉研究》、庄秋君《越南〈二度梅〉研究》、罗景文《潘佩珠及其汉文小说之研究》、裴光雄《越南“雄王文化”研究》、阮寿德《中越儒学传统现代转化与价值路向之比较研究:以梁漱溟和陈仲金为例》、范文俊《十七世纪闽南与越南佛教交流之研究》等。在台湾,除了台南的成功大学之外,台湾大学、元智大学等高校的中文系,目前也都有不少越南优秀留学生在学习中国文化。可以预见,精通中越文化的年轻学者在推动越南汉文学与民俗文化的调查与研究以及传播中国文化等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成功大学中文系)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