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科学历史观教育
2015年10月30日 08:0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10月30日第834期 作者:何景春 张峻玮 张琦

  科学历史观(即唯物史观)大众教育和科学历史观原理创新是历史唯物主义之躯最重要的两翼。在导致当今科学历史观社会影响式微的诸因素中,科学历史观大众教育无疑是较之于科学历史观原理创新更为重要的一个因素。

  科学历史观大众教育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以科学历史观和科学历史观指导下的历史教育为特定内容、以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主要任务、对其社会成员开展的有计划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各级各类学校即开始了国家主导和组织下的科学历史观教育的实践活动,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完备的科学历史观教育体系,形成了内外相依的科学历史观教育机制,包括科学历史观教育目的设定机制,科学历史观教育主体进退机制、联系机制、责任机制,科学历史观内容创新机制、科学历史观教育平台的优化机制、科学历史观教育法律保障机制,等等,促进了科学历史观教育的普及和推广,进而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发挥了较好的基础、示范、引导作用,也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确立和发展。

  当前,我国科学历史观教育体系和机制建设呈现运行机制疲软、基层传导阻滞、资源整合与经费保障乏力、不能同错误历史观进行有效斗争等一些现实问题。而机制疲软和传导阻滞是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机制疲软是指科学历史观教育的目的设定机制、主体构建机制、内容创新机制、平台优化机制、法制保障机制等构成要素仍然存在,但是机制的作用能力下降,影响到科学历史观教育活动有效开展,从而妨碍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发挥功能的病态现象;基层传导阻滞是指在科学历史观教育方面,顶层强势推动而基层传导实施阻滞、反应迟缓被动的客观现象。机制疲软和传导阻滞存在于科学历史观教育主体构建机制、日常运行机制、内容创新机制、平台优化机制、经费甚至法律保障机制等许多方面。

  导致科学历史观教育现状有多方面原因。市场经济大潮下,科学历史观教育主体构建机制僵化、组织体系薄弱,科学历史观教育内容创新缺乏活力,科学历史观教育法制保障机制尚待完善等是重要原因。其危害有三,包括它使相关责任主体丧失机制建设积极性和创新动力;使其麻木不仁,丧失应有政治敏锐性,不知置身于科学历史观教育阵线何处,是阵前、阵中,抑或阵后;还容易使其产生其他错误认识,譬如遭遇历史虚无主义。

  因此,加强科学历史观教育机制建设工作,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乃至整个社会意识形态建设工作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首先,加强科学历史观教育机制建设是提高科学历史观教育实效性的现实需要。当代科学历史观的教育机制是现代科学历史观教育制度的灵魂和核心。人们期望社会生活制度种种优良的品质都只能借助于制度中机制的运行得以实现;失掉了这一灵魂和核心,即使再精良的制度设计也只会是徒有其名或形同虚设。因此,抓住了机制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就等于抓住了当前科学历史观教育制度改革和完善工作的关键,这对于探讨当前科学历史观的传播特点和规律、化解传播中困境推进科学历史观大众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加强科学历史观教育机制建设也是推进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核心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现实需要。“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核心”(孙柏录,1989),“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从接受唯物主义历史观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陈先达,1999),表明唯物史观教育即科学历史观教育在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基础和核心地位,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生命线。因此,加强科学历史观教育机制建设,推进科学历史观教育的持续有效开展,就不只有培植中国社会正确的历史观,奠定正确的政治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基础的作用,而更具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统教育、促进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重大意义。

  加强科学历史观教育机制建设更是当前增强对历史虚无主义斗争力的现实需要。一段时期以来,历史虚无主义在政治学、历史学、法学、经济学等领域有滋生蔓延之势。科学历史观教育工作者应当在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斗争中发挥主力作用。开展科学历史观教育机制建设,首先是思想建设,要求科学历史观教育责任主体树立牢固的意识形态阵地意识,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中明确自己所处战线中的位置;其次是责任建设,它要求科学历史观教育主体恪尽职守、严守规矩,自觉成为中国社会科学历史观擎旗之人;最后是作风建设,它要求科学历史观教育主体政治敏锐而不是闭目塞听、英勇无畏而不是瞻前顾后,成为宣传科学历史观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冲锋陷阵的战士。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科学历史观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研究”(11YJA710012)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武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武勇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