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打造新型就业模式
2015年06月26日 08:2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6月26日第755期 作者:唐鑛 朱云乐

  2014年中国GDP增速为7.4%,为近年来最低。招工难、劳动力短缺问题尤为突出,就业难的问题事实上是“好工作难找”而非真正没有工作可做。这一现象貌似违反“奥肯定律”,其背后根本原因是中国互联网经济与电子商务正在重塑中国的经济结构。进一步讲,互联网经济已经把就业的概念从“工业时代”的集体劳作生产转变为个人工作闲暇一体、工作时间碎片化、工作空间任意化的一种新型“互联网时代”的工作机会,这将成为经济新常态下的新变化。

  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方兴未艾

  电子商务被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定义为“发生在开放网络上的包含企业之间、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商业贸易”。詹姆斯弗·穆尔(James F. Moore) 1993年首次提出,商务生态系统(Business Ecosystems) 指以组织和个人相互作用为基础的经济联合体,该经济联合体囊括大量参与者,并且每个参与者必须依靠其他参与者才能实现自己的生存。一系列关系密切的企业和组织机构,超越地理位置的界限,将互联网作为竞争和沟通平台,通过虚拟、联盟等形式进行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结成了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就是电子商务生态系统。

  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作为传统商业与互联网技术相互渗透融合的新兴产物,有着高系统更新率、核心企业占据绝对领导地位、系统边界高模糊性以及高环境威胁等特点。在这个生态系统下,新型的工作岗位正如历史中的三次技术革命一样被前所未有地创造出来,就业的概念打破原有的藩篱呈现出更加多样的特点,劳动者这一群体边界更加模糊,用工模式更加多样,劳动关系特点更加丰富成为一种新趋势。

  电子商务创造新形态就业

  根据传统的就业概念,就业人员是指具有劳动能力,能运用生产资料从事合法的社会劳动,并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参照国际劳工组织的标准,我国将就业定义为:在调查周内为获取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而从事一小时及以上社会劳动即视为就业。

  互联网经济形态下,“就业”概念正在发生实质性变化,或者说,用“工作机会”来描述更为恰当。中国就业促进会2012 年《关于推进网络创业就业》的研究报告指出,网络创业改变了传统刚性而狭义的岗位就业概念,主张一种弹性而广泛的社会就业,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可变性和流动性。

  在新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下,企业传统的用工模式受到了挑战,大量新型的互联网工作方式出现了,用工模式的划分更加细致透明,人和岗位的关系不再像传统工业和制造业那样紧密结合,也不再对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等内容进行严格限定,而是呈现一种更加灵活性和碎片化的特征。

  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涵盖了更广泛的“工作”人群。互联网经济形态下,劳动者个人自行开办网店或依托互联网企业提供的平台,自找项目、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担风险,不仅实现自我创业并且通过合伙经营或雇用人员带动就业,都可以称为“网络创业就业”。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的新型就业人群以大学生、35岁以下青年、大量下岗职工、残疾人、农民工等传统就业困难群体为主,使他们可以在互联网经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机会。

  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的劳动关系大多也有别于传统的雇佣关系。由于自雇佣、工作时间碎片化等特征,这种电商生态系统中常态化的用工关系从法律本质上讲是一种民事关系,用工者和从业者既有专职也有兼职。这种新形式一方面弥补了传统用工模式的不足,创造了大量新的工作机会和职业,使从业者切实获得了劳动报酬;另一方面,新形态催生了新的职业特征和工作生态。

  新一代工作主体逐步形成

  截至2014年6月30日,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天猫网络等零售平台上有2.79亿活跃的消费者。面对平台上的消费需求,800万卖家在此经营,从业人员总量近1000万,一系列新兴职业涌现。随着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发展,未来工作主体需要具备新的素质。首先,在人机有效整合、数据收集分析体系日趋完善的将来,常规性、标准型和重复性的工作流程终将被整合,被软件、智能机器人所替代。因此,不论是高技能工人还是低技能工人,都要增强学习的能力。

  其次,对未来人才的另一大要求是有计算机化思维(Computerized mind),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下的智能工厂并不是完全不需要人工,只是从事的具体工作会与现在截然不同。新的工作会更专注于生产计划、数据分析。

  最后,艺术化表达能力和概念设计能力被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位置,因为产品体验越来越成为顾客关注的焦点。经济新常态下,互联网经济和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创造就业机会、优化就业结构,传统的岗位向云端迁移,全新的岗位在云端不断涌现。传统企业将不断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进行业务流程再造,催生新的用工模式,传统“就业”概念和新的用工模式和方式,需要进一步思考与创新。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